糖画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民间俗称“倒糖儿”“糖饼儿”“糖粑粑儿”。糖画艺术培训作为一门地道的民间画种广泛流传于蜀地,是备受老百姓喜爱的工艺食品。在四川无论庙会集市还是公园名胜,随处可见糖画小摊。
相传唐代四川大诗人陈子昂在家乡时,很喜欢吃黄糖(蔗糖),不过他的吃法与众不同,他喜欢先将糖熔化,在清洁光滑的桌面上倒铸成各种小动物及各种花卉图案,待凝固后拿在手上,一边赏玩一边食用,可谓雅趣脱俗。后来陈子昂到京城长安游学求官,初到京师,无事时便用从家乡带去的黄糖如法炮制,以度闲暇。一天,陈子昂正在赏玩自己的“作品”,被宫中太监发现,顺手带回几件献给年幼的太子,小太子喜欢至极,把糖吃完了哭闹着还要,惊动了皇上,太监只好上前如实回禀。皇上听完原委,立即下诏宣陈子昂进宫,并要他当场表演。
陈子昂便将带去的黄糖熔化,在光洁的桌面上倒了一枚铜钱,用一支竹筷粘上送到小太子手中,小太子立即破涕为笑。皇上心中一高兴,脱口说出“糖饼(儿)”两字,据说这就是“糖饼(儿)”这一名称的由来。据说由此陈子昂便得到了升迁,官至右拾遗。后来陈子昂返归故里后向乡人传授此技,糖画也由此传向四方。有人便以此为业,走村串乡做起糖饼儿生意来,并代代相传,一门技艺从此就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