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倾诉:
“其实我小时候性格挺好的,还很随和。但是上大学的时候,同宿舍的同学说我太高冷。我觉得自己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可是追我的人很少,有些男生想追我,都觉得我太冷了,之后都放弃了……”

心理咨询师解读:
多数人的童年性格都是活泼好动、热情洋溢的,不管与自己相处的人是大婶大叔还是哥哥姐姐,都能迅速建议友情关系,并能以自己真实的姿态示人。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都学会了“封闭自我”,不愿意敞开心扉,即使是交流,也都是一些令人尴尬的客套话。久而久之,我们在社交领域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恐惧,也常常因为自己的沉默寡言而被别人误认为是“高冷”。
“高冷”性格是如何塑造的
其实,没有人是天生的高冷性格,性格很大一部分都是后天塑造形成的。踏足社会后之所以会变得越来越“高冷”,或许与以下原因有关。
01 自我保护意识加强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之间的心理防御越来越强。人们对外界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变得格外敏感,为了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每个人都加强了自己的防备心,话也变得越来越少。
02 网络通讯发达
QQ、微信等通讯软件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宁愿使用社交软件而不愿意当面交谈。屏幕上的“寒暄”确实快捷方便,但却少了很多人情味。虽然通讯录上的名单逐渐增加,但真正知心的朋友可能会越来越少。
03 恐惧心理在作怪
害怕自己的某一句话而得罪对方;害怕自己说错话而吃亏;害怕自己表现得不好而受人非议;害怕自己学识浅薄而被人看低……种种的恐惧心理,都会让我们能说的话越来越少,也会让心门逐渐关闭。
“高冷”的性格有何不好?
每一种性格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利弊。但如果针对当代社会来讲,“外向、开朗”的性格似乎更“吃香”。
性格开朗的人擅于沟通协作,人脉资源广,很容易成为职场的“老司机”,也更受领导的青睐。而性格高冷的人,在职场上即使努力本分,每天任劳任怨、加班熬夜地工作,但却很难得到老板的青睐,晋升的机会却没有性格开朗的人高。
另外,高冷性格的人难以接近,他们身边的朋友会变得越来越少,久而久之,持续伴随的孤独感会让人变得颓靡、消沉。
如何摘掉“高冷”的标签?
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如果想改变自己高冷的性格,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01 多笑
如果经常挂着一张防御脸,对方会很快识别出并刻意远离,久而久之你就会感觉自己被疏远、孤立了。而如果脸上经常挂着善意的微笑,就会给人一种随和、容易相处的感觉,会增加与你亲近的欲望。
02 多和自己对话
善于观察自己内心、经常与自己对话的人,能很容易体察到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可以增强感受他人的能力。这时,自己能很轻松的识别善意的人,或者渴望交流的信号。同时,一些过度的防御自然而然就放下了。
03 增加兴趣爱好
广泛的兴趣爱好来源于对世界探索、交流的态度,它可以让你拥有更开阔的眼界和独特的思维。而一个有强烈探索欲望的人,会呈现给他人一种生动、活力四射感觉,更吸引他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