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倾诉:
“前几天老师告诉我,孩子交女朋友了,是同班的同学。原来两个人学习都不错,可是最近特别浮躁,互相影响。跟孩子谈了两次,他虽然承认了,但是觉得自己特别有理,怎么也说不服他,我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解读:
早恋在现在青少年中的确是一种普遍现象,对于懵懂的青少年来说,恋爱是让人向往的。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美好的时期,由于生理发育日趋成熟,由性生理成熟引发的性意识也逐渐觉醒,因而会产生非常自然的恋爱行为,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是人类的本性。但是,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当恋爱行为受到社会,家庭,道德的制约而适应不良时,就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恋爱心理问题,那么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早恋?
01 正确认识早恋现象。
我们一般会把青少年的恋爱现象定义为早恋。应当说清楚的一个前提是,恋爱不仅是正当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更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在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早恋往往是让家长和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而且,让人担忧的是,近些年学生早恋现象不仅越来越普遍,而且还出现低龄化的趋势,统计数据显示,不仅高中生早恋的比率居高不下,初中生和小学生早恋的比率也开始大幅度增加。
02 引导正确的爱情价值观。
要知道,恋爱本身是无害的,一次健康的爱情,让人受益终生。但是青少年在发育尚未成熟,并且缺乏教育和引导的情况下,过早地开始恋爱,是有害的。尽管那些陷人早恋的学生会觉得自己对待爱情是非常忠贞、严肃、认真的,但是他们对于爱情的真正含义以及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方面的认识是欠缺的。
03 加强传统道德观念教育。
青少年的传统道德观念还不完善,不清楚在异性交往中应该如何自制、如何尊重异性,也不了解这种异性交往活动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当情感冲动起来时,缺乏自制与责任感,这样就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对家庭和个人来说都是悲剧,毁了自己的一生。另一方面,青少年早恋往往具有朦胧性、冲动性和不稳定的特点,一旦失恋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和不正常心态,对早恋的青少年心理上会产生持久的消极影响,严重的甚至会给成年后的爱情生活和个人生活造成驱之不散的阴影。
那么,如何应对青少年早恋呢?
01 扩大孩子的交际圈
引导孩子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学习从同性朋友那里得到帮助与安慰;鼓励孩子进行合理的社交活动,在分散孩子对恋爱的注意力的同时,可以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拓宽自己的视野,激发上进心。开阔的眼界更容易让孩子从卿卿我我的小圈子中转移出来。
02 正确的早恋教育处理方式
与孩子沟通恋爱问题时,切忌用说教的方式,道理是无法说服恋爱中的孩子的,训斥打骂更是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尊重孩子的情感,了解孩子对于恋爱真实的情况和感受。青少年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早恋的后果危害可能知道的都不少,但都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所以只与孩子讲早恋的危害,是不起作用的。父母、老师可以从明确学习与恋爱的主次上入手,使孩子先坚定学习是重要、现实的问题,对此大部分的孩子是能够接受教育和劝告的。普遍来讲,青少年的意志比较薄弱,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孩子接受了一部分道理之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约定,对孩子的行为上进行约束,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
03 丰富课余生活
青少年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精力充沛,如果不给他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他们异常旺盛的精力就难以发泄,就可能陷入早恋之中。父母、老师要鼓励孩子多参加文体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释放过盛的精力。
04 多关注陪伴孩子
父母的陪伴,可以提供给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很多青少年谈恋爱,是出于一种精神上的空虚,情感上的依赖的需要。父母的陪伴与关注,可以补充孩子对情感上的需要,对恋爱关系的心理需求会减少。
还要强调,青少年早恋终归是一种完全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孩子成长的一种表现。作为父母,冷静对待,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找到孩子早恋的原因和动力,对症解决,才能让孩子顺利渡过这个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