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字数量:1500左右
阅读时间:3分钟
关键词:营销

某日,我带着三岁的小宝在外面玩,突然被一家有格调的饰品店所吸引,之所以被吸引是因为门店虽小却被店主收拾得井井有条且别具一格。整个饰品店只卖一件产品:耳饰(耳钉、耳坠、耳线),陈列的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柜台摆放式,而是将耳饰一对一对地悬挂在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的一个个小圆形环上,小圆形环错落有致、灯光闪烁,加上各式耳饰品的悬挂,像极了“一帘幽梦”的意境,不由让人神往。

一走进饰品店,老板娘笑盈盈地迎了过来:“美女,进来挑挑看有没有喜欢的。”,“哦,我随便看看。”我应付式地回了一下,说心里话我并不是被耳饰所吸引,而是被他们的店面布置所吸引,只是想进去欣赏一下,于是我牵着小宝朝店里走去。她仍旧是微笑答复:“好的,我们这边的耳饰不错,有很多适合像您这么高贵的女士,您慢慢看,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就叫我。”,说完后退了几步跟我保持了安全距离。

“阿嚏!”小宝突然打了个喷嚏,因为有点小感冒,鼻涕口水都流出来了,我正准备打开手包拿纸巾,只见那个老板娘已经迅速拿了纸巾蹲在地上给小宝擦鼻涕和口水,一边擦一边说:“小宝贝真漂亮,来,阿姨帮你擦得干干净净就更漂亮了。”,这瞬间让我感觉心里很温暖也很感动,相比有很多商店一看到小孩就这也不让摸那也不让碰真是天壤之别。这时我才仔细打量了一下老板娘:米色风衣以黑色羊毛衫衬底,干练而不失亲切;梳着非常精致的发型,高马尾以蓬松鱼骨辫呈现,时尚而不夸张;耳朵上以一副彩金短耳线相衬,品味而不高调……而就是这样一个干净精致的女人刚刚做了一个蹲下来帮别人家小朋友擦最脏的鼻涕的动作,真的深入我心,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做她的生意,立马购买了其中的一副耳线。


这是一个真实的生活故事,更是一个经典的营销故事。因为职业习惯和职业需要,我会经常逛街,目的是看看生活中的大商小贩如何成交我。在这个故事当中蕴含了深刻的营销哲理。
案例分析如下:
这是一家懂营销的门店。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对营销最简洁的定义是“满足别人并获得利润”,‘满足别人’对应的是营销中的‘营’,‘获得利润’对应的是营销中的‘销’,这两者对于企业来说缺一不可且不可颠倒,如果‘营’的工作做足了,‘销’会自然而来。这家门店正是遵循了这个规律,‘营’先于‘销’,并在‘营’的方面花了很多功夫,比如门店的布置、产品的陈列,正是由于这些吸引了我驻足进店;比如老板娘非常注重个人外形塑造和修养提升,所以让我对她产生了好印象。她也是一个懂营销精髓的老板。营销的精髓是“积极创造并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老板娘没有步步紧跟并介绍产品,而是微笑相迎保持着安全距离,并且随时候命,这是一种非常舒适的客户体验,宜家等多个卓越企业就正是因为做到了这点成就了商业神话,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对她有了初步的好印象。更加让人钦佩的是,她在找一切机会创造客户满意度,准确地说,她将‘如何去发现客户的情感需求并超额满足它’变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并且乐在其中,所以才有了蹲下替客户的孩子擦鼻涕的自然反应,让我感受到了这种难忘的服务,有了超额的客户情感满意度,从而直接带来了订单的成交。

营销大道至简、无处不在、其乐无穷,我们关注过生活中、工作中的那些见微知著的小动作了吗?万丈高楼平地起,正是因为每一块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砖,垒出了一座又一座摩天大楼。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