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看到一篇质量“阴谋论”,作为一名从事质量工作多年的老兵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学生转变为如今的职场管理人员,正是由于接触了质量管理体系,才受益匪浅。是它转变了我的思维方式,慢慢从一名执行者转变为一名管理者。
本篇字数:800左右
关键词:企业质量

认清“质量管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对质量管理在工作中的一些认知偏差源于现实驱动,确实存在部分企业组织为了应付客户需求偏重于管理体系的一张证书,而忽视了它的真谛。这种认知说明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存在表层。

它对于企业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企业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管理工具,帮助企业理顺了管理脉络,从而给企业创造效益。并不是由于冠以质量二字而变成企业质量部门的差事。
有一家企业年产量在3000万件,它的综合报废率在10%,一年300万产品丢人废品堆,仅此一项每年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结合生产实际流程,给产品的每道工序设立防火墙,从不流转不合格产品开始,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把产生问题的工序通过层层挤压找出来,并且协调技术、工艺、质量、生产等部门针对问题的优先顺序逐一解决。短短半年的时间,产品到最后一道工序的不良率由3%以上降低至1%以下,全年综合报废也由之前的10%降低至6%,给企业带来了效益。并且以此为契机建立了长效的改进机制,不良问题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建立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客户这么简单的概念设定就使得原本被漠视的质量问题凸显出来,并且运用团队的智慧进行持续改进,从而使得为企业增效。解决实际问题,
创造管理机会是体系管理的一大利器,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是简单的应付客户审核,通过改变人的思维习惯,让抽象的事情具体化,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当你真正把体系运行与企业运转结合起来时,企业受益也就指日可待了。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