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资本进入养老领域,早已有之,但许多民办养老机构都遭遇了种种困境。例如,最为典型的就是,相比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收费要高太多。这导致许多民办养老机构少人问津,而公办养老机构则一床难求。
民办养老收费水平为何居高不下?这首先源于民办养老的建设成本过高,比如建民办养老院,土地成本就非常之高,许多民办养老院不能像公办养老院一样,无偿获得土地资源,而是通过市场价格高价购买土地。国家虽然要求对民办养老院用地给予优惠,但这一政策很难落地,有些地方还严卡土地审批关,导致民办养老机构有钱也难买地,只能高价租赁房屋或土地。
所以,开放“养老市场”,必须要开放相关资源。比如在土地方面,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老龄人群需要,把养老土地列入年度建设用地规划。同时,也可将许多公有性质的闲置建筑充分利用起来,例如可以把景区疗养院等多余的政府楼堂馆所改造为养老院,由民办养老机构接手。
在税费优惠方面,民办养老机构,也难以享受和公办养老机构同样的待遇。例如,国家现行税费政策等仅限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营利性养老机构难以享受到优惠待遇。
就此而言,国家应当进一步明确对营利性养老机构的税费优惠政策。养老机构无论营利还是非营利,都承担公共服务的职责,所以理当一视同仁。不能用有色眼光看待养老机构的“营利”,举办养老机构如果无利可图,民间资本怎么会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