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越管理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世彬
金融風暴影響全球經濟,歐美消費能力降低,客戶訂單量明顯減少,公司整體營收驟減;整個鞋類相關產業正面臨無比酷寒的不景氣,除了營收大幅縮水外,更苦的是成本的管控越趨艱難。
製鞋產業現況所遭遇之困境
以鞋廠為例,大都分佈在中國大陸及越南, 2008 年大陸實行新勞動合同法,越南通貨膨脹,連帶使這兩區人力成本增加;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大陸稅法改變,這些外在因素也直接影響到工廠的成本和費用。
因為景氣下滑,客戶訂單的變動性越來越大,取消訂單的機會大增,工廠面對快速變動的環境,倘若應變能力不足,可能會因為需求的快速轉變造成庫存增加,而且現在的環境,已經不容易跟客戶索賠材料費用。在收入已減少、成本又增加的情況下,若是因為延誤或錯誤的因素造成支出費用增加,恐怕持續經營的能力將備受挑戰。如去除延誤及錯誤的成本,靠的就是管理能力。
現實考驗管理能力
面臨如此不景氣的大環境,不做好管理的基本功,將很難經營。市場餅變小了,無法像過去一樣足以維持那麼多的鞋廠,這波不景氣是一場淘汰賽,看誰還可以繼續在這舞台上,相信管理能力越強的公司,留下來的機會也將越高。在如此環境下,要維持競爭力,需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精簡人力
人力成本未來只會再增加,控制人力成本是一項持續性的要求。尤其在這大環境不佳的時期,鞋廠要針對現有人力資源做整理及檢討,進而精簡人力、降低人事費用。若是可以,在不景氣時期可先用淡季人力維持公司經營,同時進行人力盤點及檢討,減少重複工作,利用自動化工具減少人力。
2.精實管理
落實精實的精神,務必減少浪費、重複性工作、搬運所造成的不必要費用。需求與供給做到平衡,不只是量更重要的是時間,利用拉式管理(編按:又稱訂單導向模式或需求導向模式,企業有效收集客戶需求資料,預測客戶的動態需求以完成庫存規劃),要求各項工作及時完成;因為及時,降低緩衝時間的等待,取消生產中的庫存(中倉),同時減少庫存存放天數及風險,並做好 IE 的量測,仔細整理生產過程中不必要的等待與工序,縮短生產時間、減少人力浪費。
3.降低成本
減少一切非必要性的開支;增加自製率或是將外包工作移至廠內;不斷進行用料檢討,降低材料的浪費;精簡人力,培養多職能的員工,利用自動化降低人力成本;最後承諾原則,不提早發單購料,不接受提前交貨,減少因需求變動所造成的庫存;做好物流管理,定位、標示等,完整的庫存資訊提供資材單位,消耗庫存材料;做好時間管理及資訊管理,避免延遲或錯誤造成不必要的費用產生。
4.快速反應
訂單需求的變動,快速反應對供給的影響,及時調整整個供應的計劃。鞋型或材料規格的變動,及時產生影響評估報告,降低購錯材料的風險。快速反應提高客服水準,迅速提供完整資訊給客戶。
5.協同整合
利用上中下游資訊系統,迅速及時傳遞資訊,減少因人工輸入所造成的錯誤與時間的浪費;另外在供應鏈的整合上,整個供應鏈上資訊一致,速度加快,從內部精實拓展到外部精實。
必須徹底要求降低成本
鞋廠眼前最重要的管理工作,要從降低成本做起:
1.用料成本
材料佔總成本約 50 %~ 65 %,只要在材料用料上省下 1 ~ 2 %,對總成本影響就很高。所以,要算好材料用量同時管控好現場的用量,落實用量回報和檢討要求。
2.人工成本
精簡人事、降低人工成本,首重兩件事,一是人力盤點,檢討用人,將流程簡化;二是利用工具或是自動化替代人工,包含現場及辦公室。
3.庫存成本
務必要減少產生庫存的異 常 狀 況 , 例 如 買 錯料 ... 等。確實做好庫存查補工作,降低非必要的採購。材料採購及入庫的時間掌握,首重及時,避免因為需求變動而產生庫存,進而可提高庫存週轉及縮小庫存空間。寧可庫存材料也不要庫存半成品、再製品、製成品,要求取消中倉或是縮短中倉的停留時間。
4.時間成本
壓縮 3 大段時間,開發時間、訂單處理時間、生產時間,即落實精實管理的精神。要求內部流程整合、資訊整合,避免重工與
等待。
5.延遲成本
“拉式”管理,由客戶需求時間往前要求,並做好事前管理、預警系統,避免因為時間延遲,造成無謂的成本增加,例如不必要的空運費用。做好及時工作,才不會產生來不及的異常狀況,例如開補?;確實做好不良品回報,及時產生開補需求查補材料,避免累積到最後材料來不及供應造成延誤,又發生了不必要的費用。
6.錯誤成本
務必要求資訊的一致性、連貫性和及時性,例如資訊不連貫,重複開發樣、打樣;因為不及時,當材料改變來不及通知相關單位造成損失,因為不一致而導致做錯買錯甚至時間延遲?等。這些都可以避免,端看公司對管理的執行能力及其資訊系統。
如何運用工具提昇管理能力
有效的運用軟體工具,可以精簡人力、縮短時間、降低錯誤發生、落實管理要求,進而提昇整體公司競爭能力。目前這樣的大環境下,鞋廠可運用系統來提昇管理效能並降低成本。
1.排版算料系統
運用排版算料軟體,材料算料用量更精準,排版速度更快,歷史資料可儲存,經驗傳承也較容易。運用排版算料系統,可以達到人力精簡、費用降低、用料更省等優點。
2.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
利用 ERP 系統簡化工作流程,運用系統整合達到資訊的一致性、連貫性、及時性。藉資訊系統快速計算用料、排程,同時自動產生所有事務工作,簡化人為過去各自獨立在EXCEL 上作業,重工又容易出錯、耗時,且不及時。更重要的是透過系統記錄,可以進行資料分析,獲得決策資訊。例如用料成本分析、開發成本分析、訂單成本分析、庫存成本分析等?。另利用ERP執行進度管控,包括開發進度、訂單進度、生產進度,在精實作業的實踐中, ERP 系統是一套必備的工具,最後運用ERP系統做好財務的管理及稅務的管理。
3.供應鏈管理系統(SCM):
貿易商對工廠、工廠對供應商,建立共同資訊平台,即時交換資訊,掌控進度,簡化作業。例如:直接下單在平台上,工廠和供應商直接下載訂單,簡化作業,同時在平台上回報交期,交貨完成後回報在平台上,這些作業都可以節省時間、資訊及時,對管理及成本的管控都有莫大的助益。
4.製造執行系統(MES)
利用現場條碼應用,即時蒐集現場資訊,反應現場狀況。利用條碼簡化人員資料輸入作業,降低現場行政人員數量。當然,在落實精實管理的作業, MES 是一套很好的協助工具。
尚有其它資訊工具對管理有所助益,但上述都是比較急迫性的,透過資訊化的確有助於工廠管理的提昇與實踐,更能在成本費用的管控上給予莫大的協助。
結論
面臨現今景氣嚴峻的考驗,鞋廠有 3 種選擇:
1. 乾脆關廠
2. 繼續經營
3. 創造品牌改做大陸內銷市場
如果要繼續經營,不做好鞋企管理工作就沒有機會;走內銷市埸,更需要落實管理,對工廠來說,那是不同於現在的另一個挑戰。鞋廠往後真的要靠管理來賺錢,在這不景氣的環境,同時也給予所有鞋廠機會與挑戰,只有強者才能生存下來,多運用資訊系統來強化內部管理能力是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