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人会以为雕塑艺术离自己太远,但是说到丹麦,映入脑海的很可能是“海的女儿”;提及比利时,或会想起“撒尿男童”;谈到美国纽约,便是自由女神像。
其实,雕塑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生活,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雕塑与所有的校园物质景观一样,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因为环境与空间同样有育人作用。
呈现理念的主体【河南雕塑】、【河南园林雕塑】、【河南校园雕塑】
校园中心广场的主题雕塑是一个学校的标志,将雕塑与办学理念相结合,发挥雕塑景观的隐性教育功能。
上饶七中的日新广场,广场中央立以“夸父逐日”主题雕塑,寓意对真理的探索和对理想的追逐,又与该校“阳光文化”的办学核心相呼应。
新疆瞻德中学的融合雕塑,水滴状寓意多民族相互融合,共同为历史的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雕塑中心的球形“德”字,是校训“崇文尚德”的体现。
永康城西小学行政楼前雕塑,取树叶与飞鸟之形,寓意城西学子在旭日晨曦中展翅飞翔。
杭州大关中学的浮雕,绘制朝气蓬勃的少年人像,上书“敦本、务实、弘毅、怀远”的校训,展示了学校“育大德于行、大成于知的儒雅学子”的育人目标。
传授知识的载体【河南雕塑】、【河南园林雕塑】、【河南校园雕塑】
发挥雕塑的育人功能,例如通过打造某一特定雕塑以传授学生科学知识,或是绘制墙面浮雕来形象地讲述文化故事。
宁波镇海实小的“院士之乡”浮雕墙,展示了从事各类科学研究领域的镇海籍院士。
“甬商故里”浮雕墙,天平之前伸手相握的商人寓意经商有道,买卖公平;出海商船则寓意甬商贸易通达,名扬四海。两版浮雕都是镇海地域文化的呈现。
杭州京都小学,教学楼浮雕左侧为篆体书写的京杭运河航图,航图既为校园文化融入运河文化气息,又在美观的同时为学生普及运河文化知识。
大洋小学的国学浮雕,讲述了“游子吟”、“草船借箭”等故事,表现了“孝”、“仁”、“智”、“礼”的主题。
传达美感的装饰【河南雕塑】、【河南园林雕塑】、【河南校园雕塑】
谈及雕塑的装饰功能,汇聚美观与大气的雕塑令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永康一中的墙面浮雕,雕塑主体从书卷延伸开来,书卷中分别浮出山水天地自然之境,还有俯身执笔的少女,象征美好。
哥伦比亚大学 “Alma Mater”雕塑,象征统帅哥伦比亚大学校园的是Alma Mater,雅典娜女神的化身。
斯坦福大学内的罗丹作品的复制品——《思想者》,蕴含青年学子探求真理的沉静思索之美。
复旦大学 “驴背诗思”雕塑,为著名雕塑大师袁晓岑先生的得意之作。诗人贾岛、陆游经常骑在驴背上构思,正是行途的颠簸使他们诗思泉涌。该雕塑既富历史意蕴,又不乏形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