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玉器的艺术造型显得古朴粗率,商代晚期玉器(即殷商玉器,下同)的艺术风格传神、写实,追求神似的同时也注重形似,表现手法细腻,绵延传承数百年的商王室玉器制作,是中国玉器史上第一次由王室负责组织生产的,由王室专门的官员负责,各工序分工细致,选料、设计、下料、砣刻、抛光、成品分配,都有极其严密的组织,产品设计统一,有极为规范的程式、约定俗成的习惯.
殷商晚期玉器在工艺技法、对各种动物的习性观察、熟悉以至于艺术地再现它们,显然比早期有长足的进步.虽然仍继承了早期玉作动物夸张、突出习性特征的手法,但动物身躯各部的比例刻画得更为准确生动.例如殷商《妇好》墓所出平雕玉兔(出土编号M5:412、1026、471),形象夸张,出奇粗壮的蹄足,双阴线(或单阴线)刻画的兔子眼睛,又大又圆,长圆形的耳朵伸向身后……殷墟晚期平雕玉兔.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所有商代玉兔的造型,都是动态的奔跑状态,还没有发现静卧的商代玉兔.又例如殷商玉器中圆雕玉龙的龙角,早晚期龙角都呈蘑菇形,但外观却有很大区别,早期玉龙蘑菇形龙角外观圆润没有棱角,晚期玉龙蘑菇形龙角有棱角,甚至呈现方形的龙角.晚期玉龙再也看不见圆润的蘑菇形龙角.仿制的赝品殷商玉龙,在龙角的刻画上就常常露出破绽.
对高古玉器的鉴识,一般地说,必须掌握每一个时期的造型、纹饰和制作方法等方面的时代风格.一种艺术风格的产生、发展和衰亡,都是和各个历史阶段的思想信仰、生产力水平、审美观点分不开的,有人把它比作像一个人的穿着打扮都有它的时代特点一样.因此,对大量没法与标准器对照的玉器的识别,应从玉质、工艺、造型、沁色以及各种古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加以确认.也就是一定要考虑时代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综合各个方面分析判断,而不能拘泥于一件或几件科学发掘出土的器物形制而轻下结论.
分析时代特征,要抓住主要方面.既要掌握其共性(普遍性),更要掌握其个性(特殊性).所谓共性,即一般古玉器都具有的特征,如光泽、熟旧感、质变等等.所谓个性,即那个特定时代的独有特征,如玉器的色质、形制、纹饰、做工乃至沁色等特征.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个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主要依据.确定一件古玉器的年代,最终决定于它的特殊性.特殊点是区别一件玉器不同于其他年代玉器的特殊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