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画室油画的技巧
意大利画派的兴起,逐渐和北方画派分庭抗礼,后来北方画家同样也受到意大利画家的影响。佛兰德斯的鲁本斯(1577-1640)就是将两派画法熔于一炉的代表画家。鲁本期曾去意大利留学八年,特别是威尼斯画派提香、丁托莱托、委罗内塞等大师的作品对他的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他又悉心研究了本民族前辈扬凡爱克以来的尼德兰绘画传统,在油画技法中综合了南北画风的各自优势,独树一帜。他的技法是一种折衷技法。即在画中的暗部保持了北欧透明画法,在亮部彩了意大利不透明的厚涂画法。因此,鲁本斯的油画亮部颜料层要比暗部厚,从而丰富了油画的表现技法。鲁本斯的技法影响深远,奠定了近代流行画法的基础。
油画基本的技法有三:一是北欧尼德兰画派,以扬凡爱克为代表的透明薄涂画法;二是南欧意大利画派以威尼斯提香为代表的不透明厚涂画法;三是以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为代表的融合南北技法暗部透明薄涂、亮部不透明厚涂的折衷画法。17世纪以后的画家,虽各自风格和独特技法,但都没有脱离开这三种基本的传统油画技法。
从欧洲油画发展史的角度看,油画是从蜡画法、蛋胶画法上逐渐地发展起来的。到了15世纪,由凡爱克兄弟完成了以胶为介质向油为介质的转换。由于材料技法上的革新,使油画的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其作品在深入性和完善性上产生了很大的飞跃。因此,在15世纪的凡爱克兄弟为代表的尼德兰画派,是油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到了17世纪,经过几代艺术家们的不断的完善,使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又产生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即由多层次的罩染法逐步发展成为综合型的表现方法和直接画法,大大地丰富了油画的表现语言与技巧,使其日臻完善。17世纪的这些大师们——格列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维米尔等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