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培训美术的发展
艺术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在不断地寻求变化与进一步完善。 早在15000年前,就已有绘画作品的存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就是原始人的作品。据考古发现,那时已有用鸟的骨管把颜料粉末吹到岩壁上的吹画法。同时期最有影响的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都称得上旧石器时代艺术的顶峰。
原始人在使用材料方面,有了颜料粉以及用油脂和颜料粉混合的观念,因此已具备了后来形成油画材料的最基本因素。 蜡板画是人类最早的正式架上绘画,而木板则是被发现最早的架上绘画依托材料。蜡画的笔意,画面光泽感可以说是油画的雏形。由于蜡画所用的工具繁笨,操作不便,此技术后来改用蜡与胶混合的方法,进而又发展到用单纯的胶彩来作画。因此,蜡的使用逐渐为其他媒介所取代,到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蜡画便成为真正的“过去的艺术”。
湿壁画产生于古希腊克里特岛米诺斯文化晚期。这种方法在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得到了复兴。意大利的乔托(1267—1337)是壁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中世纪欧洲画家的架上绘画还有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坦培拉”画法。这种画法在古埃及、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使用了。它是用蛋黄或蛋清,也有用整个鸡蛋将蛋黄与蛋清混在一起调和颜料粉作画。“坦培拉”真正的含义是现在的蛋胶画。因为蛋胶是水溶性材料,所以干得较快,可以反复刻画,任何时期都可以修改画面。
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的好多作品都是采用蛋胶方法完成的。后来的画家用蛋胶完成作品后,再用透明性的油平涂画面,使之有一个光亮的表面,这是一种油画过渡的画法,这种过渡时期大致在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多数材料证明,这种转变是缓慢的、是逐渐发生的。 坦培拉画法同后来产生的油画相比,有着某些局限和缺点。油画是一种更方便、更有弹性和更适用的技术,所以油画一产生,便很快普及成为欧洲主要的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