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心理咨询情绪情感的激发和产生
如果儿童体验不到情绪情感(比如羡慕),我们就没办法教了吗?不,孩子们需要靠我们来激发出情绪情感,然后再教。我们不会对所有事情产生情绪,我们只会对那些和自己切身利害紧密相关的事情产生情绪,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去激发,我们的情绪情感逐渐地发展起来了。
1)身体感觉
开始,并没有什么情绪情感,只是自身的生理感觉。
摔倒了会产生疼痛的感觉;
抚摸和拥抱会产生舒适的感觉;
蚊虫叮咬或者挠腋下脚心会产生样样都感觉;
包括尿意便意、饿了渴了困了累了、肚子疼等,都是身体感觉。
2)他人参照
婴儿视崖实验告诉我们,当婴儿不知道作何反应时,他们会参照家长的情绪情感。
这就是传说中的社会参照能力。
长大了,这种他人参照的情绪情感能力依然保存。
比如,加了观众笑声的综艺,本来不好笑也觉得好笑了。
通过他人,我们可以被传递到任何情绪情感,比如搞笑,比如悲痛。
因此,在激发儿童情感时,家长的热烈表扬尤为重要。
孩子会参照家长的情绪情感改善自己的情绪反应。
3)个人目标
通过设置目标,以及管理目标是否达成,是常见的激发情绪情感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就是:比赛。
比如儿童的目标是很想要小汽车,妈妈给儿童买到了,儿童就会很高兴。
比如儿童的目标是吃冰淇淋,而妈妈偏偏不给买,就可以激发出生气或伤心的情绪情感。
比如自己的目标是拿di一,而自己没有拿到,他人拿到了,就可以激发出羡慕的情绪情感。
我们在《儿童社交游戏-实操手册》中比赛相关章节详细介绍了比赛的操作方法。
4)他人行为
在儿童自我意识达到一定水平后,他人对我造成的影响可激发情绪情感。
这种方法激发出的情绪情感,更深刻,也更具道德意义。
此时,重要的是建立他人与儿童的关系。
老师批评我了,我会内疚和伤心;
阿姨表扬我了,我会高兴和自豪。
小朋友拿走我的玩具,我会愤怒。
5)社会影响
作为团体成员的个人,将获得全体成员给予的各种情绪情感。
那种情绪情感不是某个人对我施加的影响,而是群体的社会影响。
要想发展出这些高级道德情感,需要帮助儿童进入社会团体参与社会活动,
比如去幼儿园、兴趣班。
当我站在舞台上表演节目,台下观众给予的热烈反馈会激发强烈的兴奋自豪感;
当我作为教徒参与宗教活动,众多教徒组织的宗教仪式感会激发我的虔诚或忏悔;
当我的微博评论一片恶评,群众的言论将激发我深刻的愤怒以及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