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心理咨询高考后考生如何调整心态?
如何平稳渡过考后“真空”阶段,如何理性面对不尽如人意的考试结果,如何积极行动重获掌控感,高考结束后的心态调适,是考生和家长都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好好享受放松,考完了可以暂时什么都用不想,就是全然的放松,热闹的同学聚会也好,安安静静独处也罢,自己喜欢就好,确实需要好好奖励自己这么年的努力和坚持,加好油,以便再出发。
有节制,守底线。暂时的随心不等于自由,规则底线不能突破,并应适时回归生活常态,一味“由着性子”看似自在,实则也非常消耗心理能量。花一些时间对中学时代的生活进行梳理总结,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已走进青年时期,这是人生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过去的整理是你顺利开始大学生活的宝贵财富。
理性面对考试成绩,不论是如愿以偿,还是差强人意,甚至“翻船”,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节点,不能决定人的命运,没有过不去的坎,相信自己,人生有无限发展可能。如果无法从失利的阴霾中走出来,要懂得及时求助。把好志愿填报关,高考成绩固然重要,志愿填报也非常关键,好好了解自己的职业性向,多花一些心思研究“靶向”大学或专业近几年的录取态势,让考试成绩分尽其用。列一个兴趣清单,把那些以前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去付诸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也可结合对未来大学生活的预期做一些活动安排,既可以获得“福流”体验,又能与大学生活建立联结做一点心理准备。
天津心理咨询家长如何做?
家长的自我心理稳定很重要。平心而论,哪个家长会不看重孩子的高考成绩,不为考试结果担心?然而,考试结束,成绩好坏就已成定局,无论孩子对成绩的主观感受如何,在等待成绩揭晓的日子里,家长既可适度关注,但又不要过度卷入,少问“能考多少分?”之类的问题。家长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不要让孩子感到你的焦虑比TA还高,以免放大“问题很严重”之类的信号。家长得先处理好自己的心情,再处理事情。
多一些理解接纳。考试之前的紧张备考,考试之后成绩的不确定性,孩子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有的孩子需要有一个自由的纾压空间,可以自我支配的活动方式,容易对父母的“关心”表现出不耐烦,父母要保持适度边界,多一些理解、支持,少评价指责,帮助孩子回归平和的生活,恢复身心平衡。
及时沟通化解心结。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关怀,比如,多陪孩子聊聊天,安排一些家庭活动,在合适的时机坦率地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讨论暑期安排、志愿选择和未来规划等,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转移注意力,多做些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同学朋友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就是安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