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倾诉:
“男朋友脾气有点怪,平时还是挺温和的,我们俩一吵架他就不说话也不理我。每次都是我主动和好,他要是气没消,还会经常说一些话讽刺我,说的很难听,让人特别难受。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多,我真不知道我还能忍多久……”

心理专家解读:
现在,亲密关系暴力比较多发,但有些在我国法律里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相关界定。如果你的亲密关系里已经有了暴力行为,要及时认清风险,保持谨慎和理性。
亲密关系中常见的暴力
01 肢体暴力:有程度之分。我推你一下,推搡就不算肢体暴力。但Ta直接一巴掌扇到你脸上,撞到桌子等,造成明显伤痕、红肿,就是肢体暴力。
02 言语暴力:有些人可能讲话比较冲,但是“冲”跟言语暴力有本质区别。“冲”是一个人一句话能把你说得感觉没办法跟他聊下去。但语言暴力是有大量人身攻击的词出现。
03 经济暴力:很容易被忽略。完全不让另一半去上班,或无节制地花另一半的钱等,都属于经济暴力。
04 冷暴力:跟冷战不一样,冷暴力是长时间,持续冷漠对待另一半。你提任何有效的建议,Ta都不会去回应你。还有差别化对待,你和别人都坐这,Ta只跟另一个人说话。这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冷漠。
05 还有一种暴力很隐蔽:过度管束,也是一种亲密关系暴力。这种暴力,甚至比肢体暴力还恐怖。它包括限制另一半跟朋友交流“你不能跟其他异性联系”,或要求另一半“你半小时发个定位给我”“你一定要在3分钟内回我短信”等等。如果你不回,Ta就情绪激动,大发脾气,甚至各种攻击。
很多人觉得这是恋爱里很正常的事情,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因为对爱的表现,是有限度的。施加“过度管束”的人,没有安全感,极度渴望一直有人陪着,需要持续被关注。这样错误的方式,会造成对方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是很不健康的亲密关系。
隐忍,带不来真正的亲密关系
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人对亲密关系暴力的忍耐力的确很强。但健康的亲密关系,真的没有一味地、持续地“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比如一个女生明知对方是渣男,但就是不肯放弃这段关系,自食其果。
为什么她离不开?因为虽然男友对她施加暴力,但每逢过节过生日,他会送她礼物,给惊喜,刚好就踩到这个女生喜欢的关键点上。然后女生就觉得:他是爱我的,其他东西(暴力)我就忍了吧。实际上,如果Ta经常对你使用暴力,那一定要小心,单纯的希望Ta会自行改变是不可能的。
有人在亲密关系内外反差很大。你会看到一个人在外面客客气气,温文尔雅,素质教养高,但回到家就脾气暴躁,只会用吵架解决问题。为什么?
现在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一个人很容易情绪积压。积压之后,怎么办?Ta只能去找一个相对弱势的目标去发泄。Ta不能找外面的目标,因为要承担责任。在亲密关系里,Ta可以发泄,又不承担显著的责任。
忍受对方肆意发泄情绪的人,或用吵架解决问题的人,还可能有一个错误的思想是:吵一辈子过来就好了。他们觉得吵架很正常,绝不会理解为“暴力”。因为这可能带来很多其他问题,比如心理问题,抑郁症,焦虑等等。
婚姻专家建议:不管这个人平常表现有多好,一旦出现这样的行为,都应该立刻重新审视这段亲密关系。这并不是简单的暴力行为,而是一个人背后的教育模式和他的情绪控制的问题。暴力,永远是跟情绪触发和控制联系在一起的。施暴的人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习得的,Ta会觉得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甚至是“正确”的亲密关系沟通模式。
如何远离不健康的亲密关系
我们不能去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潜在暴力,这比较复杂。但我们在选择伴侣时,有一些细节可以参考。
一个是看小事。亲密关系是小事组成的。如果一个人对小事的反应特别过激,你就要多考虑了。这个“过激”包含情绪和行为两个方面。情绪的失控是难解决的,千万不要忽视。
第二件事,是看他对父母的态度,或者他父母之间互相沟通的态度。因为暴力行为会“传染”。但提醒一下,推测一个人有没有暴力倾向,要综合地去看。有的父母本身关系不好,情绪表达激烈,但孩子不一定就这样。
现在,亲密关系暴力比较多发,但有些在我国法律里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相关界定。如果你的亲密关系里已经有了暴力行为,你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社会支持系统是一方面,专业机构也是很有效的。对暴力时刻保持理性、警惕性,是维系良好亲密关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