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接受到任务的时候,我们会信心满满的给自己制定计划,刚开始的第一天,我在想:“我是不是该立马开始我的计划呢?”但是,我大脑里有另外一种声音:“时间还很多,不着急。”随着时间不断的推移,我知道,我必须马上开始,但事实上,我没有。我开始产生错觉,我认为我有足够的能力在最后时刻冲刺。但是,时限快到的时候我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草草的做完;要么干脆不做,反正时间也来不急了。
一、拖延症的普遍性
拖延症普遍存在,但是如果你没清醒的理解并感受拖延症的危害,可能很多事情都没办法顺利做好,特别在这个信息时代当中。有社会调查显示,约 75%的大学生都有拖延症,50%左右的大学生报告说拖延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在80、90后的群体当中尤为严重,其比例高达80%甚至更多。除了大学生,不到9成的职场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动手。30%左右的成年人,同样也有拖延的习惯。这种拖延症不仅是现代人会有,古代人,也有拖延的习惯。明代,钱鹤滩《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二、引起拖延症的原因
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无意间我看到一位叫Tim Urban的美国人,他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形象接地气的故事为我剖析了拖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觉得拖延症患者的脑中有及时行乐猴、一个理性决策者和一只惊慌怪兽。及时行乐猴只关注两点:简单和开心;理性决策者,可以从大局出发,进行长期规划。在休假、吃饭这些小事上的,有时两者会有重合区域,一但有困难或是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及时行乐猴和理性决策者就出现了冲突,双方争夺指挥权。但每个拖延症患者都有一个“守护天使”——惊慌怪兽。惊慌怪兽在截止日期到来或者出现职业灾难时突然清醒,他是及时行乐猴唯一害怕的东西。惊慌怪兽觉醒,吓跑了猴子,终于理性决策者重新掌握了方向盘。
三、拖延症的危害
1、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们一再拖延的时候,情绪会变得焦躁、不安、愧疚;
2、当我们养成了这种拖延的习惯,我们做事的效率降低,达不到最初的期望;
3、拖延症较严重的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四、拖延症浅层的原因
1、任务太难,不知如何下手;
2、太耗时间 ,没有空余时间;
3、没有相关的知识技能,在搞懂之前,不想犯错;
4、恐惧,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做不好。
五、拖延症深层原因
1、完美主义,做不好,情愿不做;
2、抵制与敌意,因为不喜欢某个人而对其报复;
3、忍受力差,太难,不能忍受持续做这件事情;
4、自我贬低,认为自己能力差,即便做好也是运气。
六、如何克服拖延症
1、将任务写下来,标明截止日期,贴在显眼的地方秋毫;
2、将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的容易完成的任务;
3、在脑海里,尽量让任务看上去容易完成;
4、把目标告诉身边的家人或朋友,让他们鼓励并监督你完成任务;
5、每完成一个任务给自己一个奖励;相反,设定惩罚;
6、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7、减少不确定性,不要分心;
8、直接开始做,不要想太多。
七、解决拖延症从现在做起
但其实仔细想想,我们一再拖延再去完成的是我们最初设置的目标吗?我们刚开始信心满满制定计划的时候,想想是以这种形式提交,会开心吗?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如果我们不拖延的话我们可以将事情做得更好。有时,为了能拖延下去,我们可以接受所有的借口。要知道,勿忘初衷有时比去到终点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