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EMN企业管理商学院官方网站!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EMN企业管理商学院

地   址:江苏长江塑化电子商务交易中心(新北区)

联系人:龙凤铭

电   话:13915035605

微   信:angel_lfm

【乐享经营系列】—— 老板的格局 当前位置:首页 > EMN|ETC 导师频道 > 【乐享经营系列】—— 老板的格局

【乐享经营系列】—— 老板的格局
  

“老板”原本是京剧中的一个名词,比较大腕的演员都被称之为老板,由于这些腕大的演员们赚的钱也多,他们便会在外面开买卖做一些生意,因此,慢慢的,人们就把做买卖的商人都叫做老板。



随着近20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商业机会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抓住机遇,自己成为老板,当然,在他们成为老板之前,他们也在为老板打工,那些还没有成为老板的人们都在继续为老板们工作,或许以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也会选择成为老板。因此,老板的格局跟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着一定的关联。


老板不分大小,大到拥有一个或者多个大型的集团企业,上市公司,商业巨头,如万达的王建林,阿里巴巴的马云,他们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拼搏,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老板;小到一家小型贸易公司老板、个体户、自由择业者等,也都可以称之为老板。



虽然不管产业规模、身价的大小,都可以统称之为老板,但是老板的格局有大有小,老板们事业能做多大,取决于老板的格局有多大。格局太小的老板,必然成就不了太大的事业。格局大的老板,即便目前事业的规模并不大,但将来也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话也许并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确,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笔者工作十多年来,也遇到过各种老板,下文笔者就从亲身经历和所听到的朋友的一些经历来分析一下各种不同的老板们的格局和他们的事业。



一家十多年前年度销售便超过十亿元,现在产值已经超百亿的大型民营企业,是国内该行业的龙头企业,企业的创始人即董事长为人非常低调,他的办公室里多年来一直挂着四个字“居安思危”, 虽然该企业在国内早就成为行业内标杆企业,获得过各种荣誉,该董事长也多次被邀请跟随吴邦国、温家宝,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但是董事长并未骄傲自大,他考虑到企业未来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的努力,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放松,每天看到居安思危这四个字,便会有一种危机感,鞭策自己更努力的工作,这样企业才会持续的发展。这位老板对员工也是非常关爱,公司每年都会拿出一笔资金捐助给村里,另外,由于公司外地员工数量较多,年底员工回家过年路途遥远,春运期间乘车有些困难,董事长考虑到为了解决让员工能安心回家过年这个问题,每年都会租数十辆大巴,送四川、贵州、江西等偏远地区的员工回家,让每个员工都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而有一家公司,从事的是企业的管理咨询、资产评估和工程造价,员工不到百人,资产不过几千万,这家公司的老板在办公室挂了一幅九条龙的图,想必这样的老板已经飘飘然了,感觉自己跟皇帝差不多了。而实际上这个老板经常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批评员工,甚至对中高层员工当众批评,不留情面,老板在做决策时,也从不听取和接受其他中层员工建议,靠自己一个人的感觉做决策,造成对风险预测不足,一些投资项目也不成功。这样一来,导致员工的积极性降低,每年都有骨干员工出走,公司业务逐年减少。




另外一家大型民营企业,抓住了近十多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机会,从一家原先产值不过2-3亿的中小型企业做到了百亿规模,是当地的明星企业,纳税大户。而这样的公司老板在一般人看来一定是高不可攀的,然而并不是这样,他而对人非常温和,有两件事情虽然时隔多年,但是笔者任然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是有一次老板看到几个车间的工人晚上加班结束后,在公司路边的大排档吃饭,老板当即走过去,掏出两百元放到桌上,并叮嘱工人们多加几个菜,一定要吃饱。另外一个是,笔者本人和一位同事某一天早上从住的宿舍步行去公司的路上(宿舍离公司大约三公里,有班车,由于我们比较早,决定散步走过去),大约步行一半路程,老板的车从我们旁边开过去,开始我们并未在意,但是,车开过去十几米就停了下来,然后开始往后倒,到了我们旁边,原来是老板看到我们在步行,让驾驶员倒车过来带我们一起去公司。通过这两件事情让我觉得这位老板真是非常难得,这些事情虽然小,但不是一般的老板能做到的。




跟这位老板类似的,让笔者联想到余世维老师讲过的一个案例,说上海三得利公司的老总有一天上班,发现有个员工没来上班(日本公司都是敞开式大厅办公区域),就问该员工的部门经理为何该员工没来,部门经理说该员工父亲去世所以请假了,于是日本的老总就立即让司机送自己到这位员工的家里,看到该员工家里正在办丧事,由于上海的风俗传统是逝者的子女要对前来吊唁的亲戚朋友一一鞠躬致敬,表示感谢,日本的老总也不多说,直接和这位员工站在一起,对前来吊唁的人鞠躬致敬,他这样的行为必然能让这位员工非常感动。余世维老师最后点评了一句:“我想,除非三得利倒闭,否则这位员工死都不会离开三得利了吧”。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家东欧的外资企业,公司的规模并不大,起初工人也只有二三十人,由于该公司总经理夏天高温季节不愿意发高温费,而当地的其他企业都发,工人们便抗议并罢工,希望老板能够妥协,按法律标准发放高温费,人力资源部也劝老板应该支付高温费,然而这个老板并不妥协,让人力资源部把所有罢工的工人开除,重新招工人,培训上岗,在新工人到岗之前大约有两周时间,老板自己下车间做工人,并要求其他的外籍员工跟他一起在车间干活。一个老板宁愿自己做工人的活,也不愿意支付工人应得的高温费,宁愿放弃熟练的工人,耽误生产,也绝不妥协。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这样的老板格局太小,无法成就大的事业。事实也如此,同行的竞争对手都在盈利,而该企业经过在中国五年的发展历程,仍然没有什么起色,年年亏损,业务也在下降。


由此看来,企业的成败,发展的规模,都跟老板的胸怀、格局有着一定的关系。作为老板,怎么提升自己的格局,让更多的员工跟随自己,把事业做大,作为员工,选择什么样格局的老板,才可以使得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好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考虑的事情。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