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用电:
对于微型断路器来说,1P、1P+N、2P一般都用来作为单相用电器的通断控制,但效果不同:
1P---单极断路器,具有热脱扣功能,仅能控制火线(相线),模数、18mm;
1P+N----单极+N断路器,同时控制火线、零线,但只有火线具有热脱扣功能;模数同样为18mm;
2P-----单相2级断路器,同时控制火线、零线,且都具有热脱扣功能,模数为2*18mm=36mm;
所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为减少成本,用1P就可以,但上级断路器必须有漏电脱扣功能,检修时为防止火线、
零线错乱造成事故,必须切断上级电源;
2、为检修时避免1条的问题,可用1P+N(即DPN);
3、用2P的理由:对于同样是18mm模数的断路器壳体而言,内部装1P和1P+N是有区别
的,前者在短路事故状态下“极限分断能力”肯定要高于后者,毕竟空间是影响分断能力的 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于比较重要、检修与操作频繁、容易出现故障的用电回路,最好还是用2P(成本高些)。
4、用1P前提是照明配电箱必须具有漏电脱扣功能,至少进线(或出线的上一级)要用漏电断路器。
1P+N与2P :
1P+N也就是DPN,是指一根相线+中性线,这根接相线极具有正常分断能力(就是用手去断开)和过载、短路等保护分断功能(就是出现故障后自动断开),而这根接中性线极
(在断路器上标示N)只就有正常的分断能力(用手去断开),而不具有保护分断功能。
而2P是指你所接的不管是一根相线+中性线还是两根都是相线,这两极都具有正常分断能力(用手去断开)和保护分断功能(出现故障后自动断开)。
相对来说1P+N比2P要便宜。也就是说2P应用比1P+N要广泛一些了。
三相用电:
3种断路器,一种是3P的,一种是3P+N的,一种是4P的。
3P:用于三相负荷,也就是不需要N线的系统;
3P+N:N线直通或无保护,保护动作不断开N线,不存在断零的危害;可用于TN系统。4P:N线有保护,保护动作断开N线,若断路器出现问题,有断零烧毁单相设备的可能。用于TT系统。TT系统若不断开N线,在出现线路接地故障时,N线与地面存在危险电位差(即使做了总等电位连接也存在危险)。总之,4P开关要慎用。
四极断路器分类和使用:
对于塑壳断路器,只有3P和4P两种,其中四极断路器分为A、B、C、D四种:
A:N极不安装过电流脱扣器,且N极始终接通,不与其它三极一起合分。
B:N极不安装过电流脱扣器,且N极与其他三极一起合分。
C:N极安装过电流脱扣器,且N极与其他三极一起合分。
D:N极安装过电流脱扣器,且N极始终接通,不与其它三极一起合分。
这里有两个问题要注意:
1、用四极的场合,一定要注明是选用产品中哪一种,因为同为四极,但在N线上有无安
装过电流脱扣器,其作用和目的是不同的。N线上安装过电流脱扣器,它可以用在三相四线配电的单相负荷为主的线路中,或使用在产生大量谐波的非线性负荷如气体放电灯,可控硅调光、调速线路中,或其它有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场合。一般设备回路可选用N线不装过电流脱扣器的断路器。
2、际上,A、D两种虽然称为四极断路器,但它的N极始终接通,并不随其它三极一起合分,因此,此类MCCB俗称“假四极”即为3P+N,与三极MCCB无本质的区别,它比三极唯一有用的是在成套柜中,线路的进出可能方便一些。因此,这类断路器只能适合应用在三相负荷但平衡但有少量的单相负荷场合(如有控制电源采用220V的成套系统)。如果选择错了,不但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要出大问题,这个是目前设计和使用中最紊乱的一个问题,应引起大家重视。
自复位漏电断路器,模数化接触器,塑壳断路器--奥来(上海)电气有限公司(www.ae-electri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