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桩开始达到工程意义上的极限承载力。从大量工程实践来看,粘性土中长桩静压桩的极限承载力大于压桩施工时的压力。在一些土壤固结系数较高的软土地区,静压桩获得的单桩极限竖向极限承载力可以比终压力值高出两倍,但在粘性土中的短桩,经过一段时间的土强度恢复后,摩阻力虽然有所提高,由于桩身较短,侧摩阻力在桩的极限承载力中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且极限承载力不能达到桩的极限压力。因此,桩的极限压力和极限承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些规划者和构造器经常混淆这两个概念。这两个值不一定相同。它们主要与桩长、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性质有关,但也相互关联。汕头市总结本地经验,提出自己的做法。对于一些具有较高规划承载力的工程,压力值应尽可能为规划值的1.5-1.7倍,并根据土质和桩的布置考虑再压缩;对于14-21m长的桩,压力应控制在规划值的1.7-2倍以上,再压缩3次,对于小于14m的短桩,压力应控制在计划值的2-2.5倍以上,再压缩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