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一般是指由社区和社会帮助家庭成员为在家里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既有家庭成员,也有社会力量,尤其强调社区照顾在居家养老中的重要作用。享受服务的主要是在家里居住的老年人,而这部分老年人目前几乎囊括了老年群体的全部。提供的服务内容门类众多、丰富多彩,既有养和医等物质生活方面的服务,也有文化娱乐、情感慰藉、心理疏导等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服务。提供的服务形式应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既有请老人走出家门到社区为老服务机构中享受自己所需要的多种服务,也有派专业为老服务人员走进家庭为行动不便和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提供的多种包护服务。因此,可以说居家养老服务实际上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它具有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等特点。“居家养老”服务相对过去传统的“家庭养老”而言,虽一字之差,但却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和解释,它把社会化的为老服务引入家庭,是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创新。我国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正是这一体系的基础工程。
开展天
津居家式养老院养老服务,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是我国目前破解巨大养老服务难题的根本出路,也是依据中国国情,尊重民族传统,更新养老服务理念、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发展社区服务的重要途径。它对于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地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和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多种多样的服务模式。下面对最主要的几种基本模式作一个简要的归纳、比较和分析,以便各地在深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时能够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吸收和借鉴,学其所长,避其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