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人来说,他们要怎样面对本人的暮年?对年老人而言,面对父母这一辈的老年人,需求怎样做?送父母去养老院,会被人说不孝敬;不送去养老院,那谁来照顾呢?如今的生活本钱那麼高,为了生活大家都得外出任务。
在照顾老人这个议题上,荷兰可以说是全世界的模范,正成为各国争相模拟的对象,包括美国、瑞典、英国、日本等。由于它提出了一个概念——「跨世代」。
在「跨世代」的养老院里,构成了一种形式:年老人会来找老年人聊天,而这个年老人未必是「嫌你啰嗦」的孙子。正因如此,他们可以自在选择能否交谈,能否倾听。没有一种所谓的义务绑住,这样反而更容易成为冤家。
不靠义务维系,自愿「照顾」和「被照顾」
对这些老年人来说,本来他们觉得余下的人生每一天都一样,翻开窗户、打开门、吃吃饭、吃吃药,但一跟这些年老人聊天,仿佛每天都是新的。
假如这些年老人失恋了,他们就会以长者的身份抚慰:二十多岁的人失恋很正常,这个年岁遇到的人不一定会陪你走到初,能够如今只是替他人照顾太太,未来彼此会变为生疏人或许好冤家,所以不用伤心。
付出亦是一种报答
人口老化和均匀寿命的延伸,拉长了养老基金的领取年数;「少子化」和年老人越来越晚进入职场的趋向,促使养老基金的缺口变得越来越大;雪上加霜的是,许多养老基金的投资还遭到金融海啸的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