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至2008年北京新建成的交通设施包括93公里五环路,100公里快速路,109公里地铁,而伴随扩建交通设施,北京市的噪声问题也将更趋严重。
据市环保局的消息,目前,北京的交通噪声平均值一直处于71至72分贝之间,在全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三。北京约有100万人居住在交通干线两侧,占市区居民总数的16%,他们是交通噪声污染的主要受害者。其中,2000年7月通车的四环路噪声问题更为突出。为解决噪声问题,市政府决定投资10亿元,计划在2007年将噪声降到68分贝。
针对施工噪声,市建委设置噪声监督电话,得知施工如果噪声确实很大,则要请环保部门鉴定,超过55分贝就按照北京市1996年的一个文件要求,每户每月给予30元至60元的补偿。
噪声源是否应当负起全部责任?这里有规定在先,噪声源建在后,住宅建在前,噪声源负责抑噪,如果噪声源建在前,则后来的住宅应由开发商自己解决抑噪。
即使这样抑噪花费非常惊人,修建四环路的公司也要负责沿四环安装2.2万平方米的隔声窗和隔声屏,前后花费超过3000万元,预计今年底完成全部安装任务,解决5万户居民的噪声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