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传播“正能量”的心灵鸡汤,“毒鸡汤”通常或多或少地包含一些“负能量”内容,至少会让读者在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心中泛起一丝忧伤。不过,正应了赵翼在《题遗山诗》中“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的感慨,悲剧往往比喜剧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如果说心灵鸡汤是通过励志的词句鼓励读者,那么“毒鸡汤”就是通过展示“现实的残酷”来“骂醒”读者。虽然此二者本无优劣之分,但在读者们对心灵鸡汤普遍产生抵触情绪后,如今“毒鸡汤”显然更受欢迎一些。当然,“毒鸡汤”的流行并不意味心灵鸡汤已无市场。事实上,要“熬”出怎样的鸡汤,还需要看目标读者的“口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