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考证,草编储物筐艺术的源头应上溯到“结绳记事”.“绳”与“神”谐音,先民们彼此传递信息、表达思维、帮助记忆,都用绳子打结。战国时代已有绳结纹饰的铜壶;明清时代人们常用绳结作避邪的饰物;梁武帝诗中也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的吟咏唱。在民间,劳动者更是把美好愿望和实用功能紧密结合。刘备就曾从事最朴实的编织活动:“织鞋贩苴”.这大概就是昌编艺术所附着的实际功能。随着后来草编储物筐编织技艺的发展,出现了繁多的图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成为华夏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草编储物筐草编历史渊源流长,它是利用蒲草、三棱草、苇草、玉米皮、麦桔杆、树条等野生资源编织的一种手工艺品,在我国民间广泛流行,堪称中华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草编遗物,是河姆渡人制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