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鹏盛集装箱配件有限公司
地 址:天津市武清区下伍旗镇旗良路105号
联系人:陈先生
电 话:13821809567
微 信:13821809567
一个企业的成功与持续发展离不开先进的企业文化和正确的经营理念,明晰而正确的企业经营理念是全体员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各种能力形成强劲整合力的共同思想基础。明确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强化企业管理、培育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深化市场资源、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持续发展都具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的核心理念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企业搏击市场的定海神针。
一、制度是首要竞争力
纪律不严明的 不能打胜仗,管理不严格的企业也不可能走向成功,特别是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市场变幻莫测,竞争异常激烈,一个企业要想永立不败之地,首先需要苦练内功,强身健体,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尽快建立起一套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制度,并且做到令行禁止,落到实处。
企业的运行和发展需要讲究规则,特别是企业做大了的时候,“游戏规则”更是弥足珍贵。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企业就没法正常持续地运转,以后就更难做强做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技术和人才固然重要,是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我认为,企业的竞争力还是来源于内部,来源于自身能使技术发挥优势,能让人才发挥潜能的管理和机制。就好象一场足球赛,如果运动员不用脚踢,而用双手抱着球奔跑,裁判员也不按比赛规则行事,随意吹黑哨,那么即使运动员速度再快,体力再好,即使裁判员经验再足,水平再高,比赛也没有办法进行下去,更分不出输赢高低,原因就在于没有规则、不讲规则、不守规则。所以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内部能否面对严峻的挑战,迅速整合出一种强大的战斗力,形成自己的优势,这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如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制度也是企业管理的宪章。企业没有制度约束,权力就会失控,责任难以落实,利益纠缠不清,企业缺乏管理的监控,协作难以持久,质量无从保证,效益只是画饼。因此效益源于管理,制度是企业活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的保证。
制度的建设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简单明了,它的核心是: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有人监督,充分体现严格的制度,严格的监控,严格的查处,严格的奖罚。确立五种机制:1、谨慎的科学决策机制;2、覆盖全过程的预算管理机制;3、货比三家的材料采购招标机制;4、严格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5、规范严厉的审计监督机制。
二、人才是企业的首要资本
企业的“企”字,上面是一“人”字,下面是一个“止”字,是否可经这样理解,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人才,发展的脚步就会停止,甚至还有被市场淘汰出局的危险。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比货币资本更重要。只要拥有人才,企业没有设备可以租到设备,没有钱可以赚到钱,没有资源可以创造资源,没有技术可以学习技术,没有市场可以开拓市场;反之,钱再多也会花光,技术再先进也终究会落后,规模再大也会萎缩。所以,人才是生产力的要素,是创业之本,发展之源。
对于一个参与激烈竞争的现代企业来说,人才已不是一个僵化静态的概念,它不能与学历和资历简单地划上一个等号。人才应该是以下三者的结合:一是体能,即生理和心理的健全程度;二是技能,即掌握基本技术和施工生产过程的熟练程度;三是智能,即创造性工作及创新的能力。
为了造就一批人才,公司要把人力资源的开发当做企业发展的首要战略,不唯文凭,不唯资历,只要你有真能耐,公司将根据人才的特点搭建平台。在人才的培养上,要对有前途的人员采取特殊措施,采取轮岗制,使其用很短的时间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管理技术知识,进行在岗培训,加强人才的知识更新,适时组织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工作,防止过去那种“有用人才忙工作,没用职工听讲座”不良的现象。
企业未来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抢占人才的至高点,公司应将不遗余力地实施新的人才开发战略,一是大胆使用年轻人,让他们担大任,挑大梁;二是注重实践经验和经验丰富技能,在赛马场上科学地选拔人才;三是定向培训、经验丰富培训、岗位培训多管齐下,着力搭建人才培养的坚实平台;四是加大人才管理力度,严格考核,赏罚分明,优胜劣汰。
三、诚信为魂,做企业就是做人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兴。信誉是一个人切身立命的基础,有信誉,他就能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一旦失去信誉,他就会像倒下的树一样,没有立足的土壤。企业经营也同样如此,麦当劳可以从容谈笑,火后重生,秦池、三株却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它们的兴盛与衰败都是因为“诚信”的神奇魔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诚信经营不仅是其得以延续的基本准则,更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制胜之本。诚信经营带来的良好信誉是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它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也是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诚信不是权宜之计,也非逢场作戏,它应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经营之道,应是一种融入身心的经营之道。诚信的本质在于责任,诚信的意义在于责任,诚信的真谛也在于责任。企业只有走出玩弄信义,血腥拼 的谋权情结,扬弃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低层次经营思想,才能治短期行为,把道德与诚信经营的意识渗入企业的血脉。逃避和推卸责任是不会有信誉的,也是难以获得发展和成功的。
诚信对外秉承“做生意就是做人”,“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真诚对待业主,想办法为其完善设计,节约投资,提高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业主;对内也应是“信”字当头,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职工才能做到与企业风雨同舟。
诚信应该成为企业的全员意识和规范。为了把企业铸造成诚信型组织,公司领导不但要先垂范,严格自律,还应该把建立“企业信誉”做为企业的重要的经营目标,使企业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公司应利用不同的形式开展诚信教育,不断强化诚信意识,着力使企业的诚信经营准则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市场对企业的“诚信”要求也将水涨船高。在“信用”缺失的现实条件下,如果我们高举诚信大旗,让道德、制度、利益三驾马车共同驱使,不断完善企业信用评估与保障体系,主动接受业主、监理的诚信监督,逐步建立职工个人信誉档案,健全诚信经营的奖罚机制,严格考核管理者与员工的诚信经营行为,并与晋升、提拔或处罚紧密挂钩,确保企业诚信的全员性、全程性和永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