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是儿童集体保教机构,其根本任务是保障和促进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幼儿园实行来园晨检检查制度,就是要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工作程序,及时了解幼儿当天来园的身体健康情况及精神状态,便于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对身体欠佳的幼儿加强关心和照顾。
晨检前准备
1.保健教师要换好干净的工作服,保持仪表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戴戒指。
2.晨检教师首先要用清水将晨检台擦干净,并用消毒水进行消毒处理。
3.放好晨检用品(压舌板、手电筒、晨检牌子筐、消毒棉球或消毒毛巾、测量体温用具等)。
4.备好各班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记录簿、幼儿家长委托吃药记录簿等。
晨检过程
要求幼儿进园先用肥皂、流动水洗手,然后接受保健教师晨检。
一摸:即摸幼儿的额头、手心,了解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要测量体温。
二看:即一看幼儿面色和精神状态;二看幼儿咽喉、腮部有无异常。
三问:即向家长或幼儿了解当日身体健康情况,询问近日有无外来人员接触史等。若带药来园的幼儿,要问清楚是什么地方配的药, 及时做好“三核对”工作,即核对姓名,核对药名药剂,核对用药时间和方法,并请家长做好委托吃药的签名记录。
四查: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检查相应发病部位。
晨检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1.幼儿发热。首先了解幼儿发热的原因,有无到医院就诊及有无医院的证明。一般情况下幼儿发热要说服家长带幼儿到医院就诊或带回家中好好休息。
2.发现传染病。发现疑似传染病的幼儿,应立即隔离观察,并请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待疾病痊愈且隔离期满后方可返园。
3.幼儿携带危险的物品或幼儿不宜的食品。危险的物品包括小珠子、玻璃片和尖锐、锋利的刀具等;幼儿不宜的食品包括瓜子、口香糖、果冻等。发现上述物品和食品应交由家长带回,或者暂时由教师保管,离园时请家长带回。
4.保健教师晨检时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将处理和需要观察的情况及时记录在各班“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记录簿”上,晨检结束后要交到各班教师手里,并提醒班级教师和保育员共同加强观察和照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的身体情况。由保健教师接收的家长带来的药,应做好“三核对”后按时给幼儿用药。
晨检结束后
1.幼儿进班,教师和保育员要热情接待幼儿,配班教师要及时了解幼儿的晨检情况,并请幼儿将晨检牌插入“幼儿健康保健栏”。
2.晨检后保健教师要认真巡视各班级,在统计了解各班出席情况的基础上,提醒班级教师对身体欠佳的幼儿加强关心和照顾。
3.将“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记录簿”投放在各班的保健角,要求带班教师在来园活动结束后,必须关注一下幼儿健康栏,准确了解当天幼儿的出席情况和身体状况,并将观察的情况及时记录到观察记录簿上。
4.保健教师下班前要将各班的“晨间检查和全日观察记录簿”收回保健室,及时了解各班对体弱儿的关心照顾工作,根据需要次日再将体弱儿在园的身体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放心工作。
幼儿园晨检希望家长配合的工作
1.来园时必须带孩子参加晨检。
2.幼儿若疑有疾病或传染病迹象,应主动与保健教师联系,幼儿园会视病情全日观察、追踪、隔离。
3.不要让孩子带危险物品到幼儿园。
4.传染病高发季节提醒幼儿来园晨检时把小手洗干净后再进班级参加活动。
5.每天带好手帕或餐巾纸,勤剪指甲、勤理发,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职工晨检工作要求
1.为了避免幼儿感染,教职工每日来园后要如实填写教职工晨检记录并签名。
2.若本人或家属有疑似传染病症状的,必须告知保健教师和园长,不得隐瞒(以便保健教师和园长酌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