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奶粉新政”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制,名单终于揭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通告称,截至8月3日,该局已批准22家企业的89个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的注册申请,后续获准注册信息将即批即公布。
注册制落地,将市场数千配方品牌混战局面,以往那种靠推出花式配方乱涨价、“忽悠”消费者的情况,有望得到遏制。
在获准注册的22家企业中,既有贝因美、雅士利、蒙牛、飞鹤、伊利、君乐宝等15家国内企业,美赞臣、惠氏等洋品牌也榜上有名。包括贝因美爱加、贝因美臻爱、雅士利亲儿适、瑞哺恩亲悠、雅士利菁珀、飞鹤臻爱飞帆、雀巢能恩、伊利赋能星等在内的多系列产品配方获批。
过去,琳琅满目的品牌和花样众多的名称,让不少消费者感到选择困难。此前我国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共有近2000个配方,个别企业甚至有180余个配方。配方过多、过滥,配方制定随意、更换频繁等现象,不仅容易误导消费者,也存在一定质量安全风险隐患。
2016年10月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式开展配方注册工作,要求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
注册制的实施和落地,将婴幼儿乳粉的管理上升到药品的级别,大大提高了企业门槛。按照过渡期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未取得注册的品牌,将不得在我国境内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以多数婴幼儿乳粉两年保质期来算,理论上讲,2019年12月31日后,未经注册的品牌将从市场上消失。
婴幼儿“口粮”将更安全
根据奶粉配方注册新政,企业申请注册的配方,必须能充分证明其科学性和安全性。这就相当于在消费者选购之前,所有配方品牌都已经过一轮严格筛选。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配方品牌的减少,促使生产企业更加集中做好配方,避免目前存在的一些配方过多过乱所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
在宋亮看来,注册制后,奶粉企业间的竞争也会发生变化,将从以往的价格战转向研发战,“让企业更加聚焦新产品开发,迫使企业实打实地做些事情,提升奶粉的营养水平。”
品牌减少,是否会把奶粉价格提上去?宋亮并不这么认为。由于国内外奶粉产能巨大,而且主流大品牌占据市场超80%的份额,即便品牌缩减到数百个,竞争依然充分。加之跨境购物发达,国内价格体系已与国际接轨,因此奶粉价格并不会因为新政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