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裁缝的几种物件
各种造型的粉线袋、錾刻精细的刮浆刀、绘制精美的绕线板......这些在今天看来已经十分陌生的物件,对于当时制作传统服饰的手工艺人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工具除了具有实用功能之外,也是手工艺人美好的情感一种寄托。
刮浆刀
刮浆刀有铁质、铜质、竹制数种,主要用于传统服饰制作中某些部位的刮浆处理。刮浆的目的是使面料局部不易变形,制作时易于操作,尤其是丝绸面料,刮浆工艺会使柔软的丝绸边缘变得挺括、平整,赋有筋骨,便于制作,而且确保面料的丝路不会跑位。
浆刀刀头一般呈三角状,底部带把。老一些的浆刀多为铁质或铜质,梯形的刀体上常錾刻有精美的图案,刀把多为如意云头的造型。除金属质地外,竹制浆刀的材质更容易自己制作,且使用起来轻便、有韧性。虽然刮浆刀的造型各异,但刀体的边缘必须笔直平滑,这样才能保证刮出的浆子均匀,且在刮浆的过程中不会损坏面料。
以制作上衣为例,刮浆的主要部位有衣片边缘、领子、以及绲边所用面料背面。刮浆时,把一小块冲好的浆子用浆刀在手掌和匀,取适量浆子在面料上由里向外或由上至下顺次刮匀。待浆子完全阴干后,将面料进行揉搓,用指甲刮去浮浆,直到面料表面摸起来平滑柔软。
粉线袋
粉线袋是传统服饰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它是用面料缝好一个两头开口的袋子,袋子里装有粉末,最早粉末使用的是面粉或香粉,后来采用滑石粉,现在的粉线袋里一般装碾成粉末的划粉。装好粉末后,把口袋的两端扎好,中间穿一条长长的粗棉线,使用时用手拉动棉线,粉末被带到线上,再提起棉线中部,把带有粉末的棉线在面料上绷弹,便留下一条笔直的线迹。
熨斗
旧时的熨斗多为铜质,也有少数为白瓷,在形制上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敞口瓢形,使用时在容器里面放炭或热水,等到熨斗底部热了便可以烫衣服。这种熨斗的缺陷是在里面放置木炭时,烟雾火花时常蹦出来,熏人脸面,而且烟灰也会沾到面料上对面料造成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