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着装个性、轻松的主旋律下,经典男装的规范不再被过于强调,但也不必为此惋惜,因为它终究是文化的根,而时间则是养分。目前领带的处境就如西装马甲一般,看似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但在以往却同样掀起过流行风潮。

试想一下,百步之外,一身西装 Suit 固然是体面,但能真正抓住别人眼球,往往是一些不经意的细节,例如是领部。因为领部始终处于视线的焦点处,无论是佩戴着强对比还是起呼应作用的领带,总能在短短几秒内就令人印象深刻。

领带
据说领带的出现是与古罗马军团有关,主要是以防寒和抵御盔甲对身体的摩擦为主,而我国文物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也有出现了类似的布围巾。不过,这与我们现在所认知的美感导向大相径庭,也没有太大讨论的必要。
如果要问哪种才是较为眼熟的领带雏形,那相信还是诞生于17世纪的 Cravat。
当时为国王所用的克罗地亚雇佣兵团会在脖子上系上一条的颈巾,现在看来可能是平平无奇,但偏偏这种颈饰就进入了路易十四的法眼。
他开始命人打造皇室专用的版本,最初的 Cravat 是由钩针编织的蕾丝或者丝绸所制成,于17世纪末开始正式被法国宫廷所采用,自此领巾就与阶级地位相挂钩,就如名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所说,衣橱里的配饰都是主人个性和社交的重要指标。
后来领巾也衍生出叫 Stock 的样式了,结构类似于围脖,可以用带扣固定领结,所以起始适用于打猎活动,除了能够保护颈部之外,还能充当紧急绷带。大概是因为避免了日常繁复的打结步骤,虽然舒适度很低,但也无碍让它在18世纪上半叶成为了潮流。
不过在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冲刷后,炫耀式的宫廷服装文化遭到了冲击,而同样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摄政时期的大环境下,以乔治·布鲁梅尔为首在资产阶级中掀起了一阵低调朴素的着装风潮,没有了以往繁复的珠宝点缀,但仍保留在脖子上系上领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