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广告印刷之覆膜人
这里所说的覆膜是广告印刷里的覆膜,说白了,就是给印刷出来的各种写真覆上一层保护他们的膜。为什么要把它写出来呢,一是献给那些默默无闻在车间工作的工人,二是学习他们那种认真仔细的精神。
我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男孩,不对,已经不能算男孩了,应该是一个男人,我觉得我挺能吃苦的,从上学还没毕业就趁空余时间出去干活,当时一是闲不住,在家一刻都呆不住(不想听父母唠叨),二是没钱,在外面干活还能让生活富裕起来,我感觉基本上什么都干过,从开始的发传单、饭店传菜再到最后安空调。可谓是尝遍人生百态了(有点吹牛了),后来我觉得应该有门技术在手,应该去学们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嘛,以后有门技术也不用担心饿死,一开始我的目标便是去学设计,甭管是什么平面设计还是室内设计,因为我在装修公司当过业务员,跟那些设计师助理玩的特别熟,每次出去跑完业务汗流浃背的回来,看见他们坐在空调底下熟练的操纵着电脑,一幅幅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图渲出来的时候甭提有多羡慕了,所以当看到招聘广告有设计学徒的时候立马就给老板打了过去,经过简单的交谈,约定好第二天上班,于是第二天我便早早来到公司,这是一家广告制作公司,在我们那个城市还算挺大的,来到公司老板就把我带到了车间,其实这是老板的一个套路,以设计师学徒的职位把人钓到公司当车间学徒,也就从那天起我便有了师父,当时进车间的时候,第一眼就看见了那个跟桌子一样的手动覆膜机,当时我真的以为是个桌子,
手动覆膜机
其次映入眼帘的是四个大印刷机,这里我就不详细介绍了,随着打印机刷刷刷几刷子下去,一张颜色艳丽的海报便腾空出世,当时的我只见过平常那种小的办公室那种打印机,哪见过这些机子啊,当时好奇啊,这里碰一下,那里摸一下,一想到自己以后也能操纵这些机器了,顿时心里还有点激动呢。
打印完了,接着就是覆膜,由于当时打的是车贴(现在墙上贴的写真的材料),所以干的很快,并不用晾干,只见我师父把写真放到“桌子”上,拿起了一卷厚厚的膜,可见图中
写真膜
两手来回颠倒,迅速把膜盖住画面,沿着画面的干净利落边把膜割掉,然后塞进这个滚筒下面,轻轻的用指间掀起那层薄如蝉翼的膜,把膜的一角按在滚子上,两个手慢慢的把膜一边完全按在滚筒上,把膜下边的黄纸折起来塞进滚下面,然后转动滚,要注意滚上面的膜要紧紧的贴在滚上,然后快速的把滚往前压,这样覆膜的二分之一就完成了,到了最关键的一步,把后面的膜拉到前面,让膜和画面完全的贴和,然后拉住膜和画面向后慢慢的走,一张完整的写真就成功制作出来。当时真的感觉特别神奇,以为覆膜会跟手机贴膜一样拿刮片慢慢的刮,慢慢的赶。
你可能觉得覆膜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那是你没有上手,如果覆不好,轻则有气泡,重则膜大面积的皱,像这样的画面是不合格的,必须得重新喷,而重新喷的代价就是开一张重喷单,
重喷单
从你工资里扣掉这张写真的价钱,说白了就是你买了这张写真,所以说不能抱着覆坏了就重喷的心里,(当然有时候老板没看见的时候我会迅速毁掉)
电动覆膜机机
这个是覆十米,二十米甚至更多的电动覆膜机。
总结一下覆膜需要具备的几个基本特点:
1.必须要细心
2.必须要有责任感
3心态要好(假如你被老板训了,或者心情不好,会大大降低覆膜成功的几率)
4必须要懂物理知识,比如预防静电把周围脏东西吸进去
5必须要有耐心(覆坏了或有气泡不怕麻烦,一点点去修,因为客户可不喜欢花钱买个残次品)
总之覆膜犹如人生一样,只有前面稳当扎实,做好充足的准备,往常远里想,再加上持之以恒的耐心,你的人生之路才会像覆出来的膜一样平平整整,稳稳当当,最终会像那艳丽的海报一样,绽放出多彩的颜色,并挂在墙上,令路人观赏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