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推力球轴承作为承受轴向载荷的关键部件,其使用需严格遵循安装规范与维护要求,以下为具体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区分轴承组件轴圈(紧环):内圈与轴为过渡配合,内径略小于轴颈,装配后与轴同步转动。
座圈(松环):内孔比轴圈大0.1-0.3mm,与机架为间隙配合,静止不动。
滚动体与保持架:需检查滚动体(钢球)是否完整,保持架无变形。
清洁与检查清除轴颈、座孔及轴承表面的油污、毛刺,确保配合面粗糙度Ra≤1.6μm。
测量轴颈与座孔尺寸,公差需符合H7/k6(轴颈)与H7/js6(座孔)标准。
二、安装步骤与关键要求
轴圈安装方法:采用热装法(轴承加热至80-100℃)或压力机冷压,避免直接敲击内圈。
要求:轴圈端面需紧贴转动零件的平面,安装后轴向窜动量≤0.05mm。
座圈安装方法:将座圈平稳压入静止部件的座孔,留出0.2-0.5mm间隙补偿安装误差。
要求:座圈端面必须紧贴静止零件表面,防止运行时发生偏移。
润滑与密封润滑:涂抹锂基润滑脂(如MP-3),填充量占轴承自由空间的1/3-1/2。
密封:安装防尘盖或密封圈,防止异物进入滚动体间隙。
三、运行与维护规范
运行监控温度:轴承温升≤40℃,最高温度≤80℃(通过红外测温仪检测)。
噪音:运行噪音≤65dB(A),异常噪音可能预示滚动体损伤。
振动:轴向振动速度≤4.5mm/s(通过振动传感器监测)。
定期维护润滑补充:每运行2000小时或6个月补充润滑脂,避免新旧油脂混合。
间隙检查:每5000小时检查轴向游隙,标准值为0.02-0.06mm。
磨损评估:拆卸后检查滚动体、滚道表面,若出现点蚀、剥落需立即更换。
四、常见故障与处理
轴承卡死原因:润滑脂老化、异物侵入、过载运行。
处理:更换轴承,清洗润滑系统,校核载荷是否超过额定值(通常为0.5-1.2倍Cr值)。
异常磨损原因:轴圈与座圈装反、轴向预紧力过大。
处理:重新安装轴承,调整预紧力至0.01-0.03mm轴向压缩量。
保持架断裂原因:高速运转(超过许用转速)、安装冲击。
处理:降低转速至许用值(通常≤3000rpm),采用专用安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