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年报》显示,2021年统计范围内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531.0万吨;氨氮排放量为86.8万吨;总氮排放量为316.7万吨;总磷排放量为33.8万吨;石油类排放量为2217.5吨,挥发酚排放量为51.8吨,氰化物排放量为28.1吨,重金属排放量为50.5吨。
2021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531.0万吨。其中,工业源(含非重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2.3万吨,占1.7%;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676.0万吨,占66.2%;生活源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811.8万吨,占32.1%;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废水(含渗滤液)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0.9万吨,占0.04%。
项目 | 合计 | 工业源 | 农业源 | 生活源 |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
排放量/万吨 | 2531.0 | 42.3 | 1676.0 | 811.8 | 0.9 |
占比/% | — | 1.7 | 66.2 | 32.1 | 0.04 |
2021年全国氨氮排放量为86.8万吨。其中,工业源(含非重点)氨氮排放量为1.7万吨,占2.0%;农业源氨氮排放量为26.9万吨,占31.0%;生活源氨氮排放量为58.0万吨,占66.9%;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废水(含渗滤液)中氨氮排放量为0.1万吨,占0.1%。
项目 | 合计 | 工业源 | 农业源 | 生活源 |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
排放量/万吨 | 86.8 | 1.7 | 26.9 | 58.0 | 0.1 |
占比/% | — | 2.0 | 31.0 | 66.9 | 0.1 |
全国总氮排放量为316.7万吨。其中,工业源(含非重点)总氮排放量为10.0万吨,占3.2%;农业源总氮排放量为168.5万吨,占53.2%;生活源总氮排放量为138.0万吨,占43.6%;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废水(含渗滤液)中总氮排放量为0.2万吨,占0.1%。
项目 | 合计 | 工业源 | 农业源 | 生活源 |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
排放量/万吨 | 316.7 | 10.0 | 168.5 | 138.0 | 0.2 |
占比/% | — | 3.2 | 53.2 | 43.6 | 0.1 |
全国总磷排放量为33.8万吨。其中,工业源(含非重点)总磷排放量为0.3万吨,占0.9%;农业源总磷排放量为26.5万吨,占78.5%;生活源总磷排放量为7.0万吨,占20.6%;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废水(含渗滤液)中总磷排放量为52.1吨,占0.02%。
项目 | 合计 | 工业源 | 农业源 | 生活源 |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
排放量/万吨 | 33.8 | 0.3 | 26.5 | 7.0 | 0.01 |
占比/% | — | 0.9 | 78.5 | 20.6 | 0.02 |
全国废水中石油类排放量为2217.5吨,挥发酚排放量为51.8吨,氰化物排放量为28.1吨,重金属排放量为50.5吨。
排放源 | 石油类 | 挥发酚 | 氰化物 | 重金属 |
工业源 | 2217.5 | 51.7 | 28.0 | 45.0 |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 | — | 0.1 | 0.02 | 5.5 |
合计 | 2217.5 | 51.8 | 28.1 | 50.5 |
2021年,全国纳入统计废水治理设施共有70212套,设计处理能力为1.8亿吨/日,治理设施运行费用为713.8亿元,全年共处理工业废水301.4亿吨。在统计调查的42个工业行业中,废水治理设施数量排名前三的行业依次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工业废水处理量排名前三的行业依次为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21年,全国纳入统计污水处理厂共有12586家(污水处理厂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20吨以上)和其他污水处理设施),共处理污水862.1亿吨,其中,处理生活污水762.5亿吨,占污水总处理量的88.5%。
从公布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生活污水水量在所有废水处理中占比最大、达到88.5%,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较多,其中COD、总氮和总磷均超过50%排放总量占比。往后的水处理发展趋势将主要应对这两个方面,即应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城镇化的推进会出现越来越大规模的集中式城镇污水处理厂;其次,应对农业源的污染物排放量较高的情况,针对养殖业、农副食品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也将是重点关注对象。
关于工业源的水污染治理,其实现在已经有不错的成效。由于改革开放后国家大政策上追求工业发展,很多粗放型的加工制造、重度污染以及以环境损害换经济收益的工业大量发展,至今30多年积累下来,很多地方政府也尝到了环境破坏造成的苦果,尤其是重工业城市尤其明显。现在需要政府和企业承担修复生态环境的职责,从污染源开始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从污染源预处理达标到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再到后续的再生水系统循环后才能进入地表水系统,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不可谓不大。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转而对老旧工艺、粗放制造业、高污行业提出了很多限制或整改要求,逐步从源头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和控制,所以工业源的水处理相对来说可以更容易监管、控制和治理。
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从2016年(十三五期间)至今,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很多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政策支持。的确,即便中国发展至今城市化进程成果喜人,截止2022年城镇人口占比高达65.22%(92071万人),但依然在广袤的农村居住着将近5亿的人口,这是不可忽视的数据,同时也意味着存在何其庞大的污水治理缺口?我国的各大水系大部分就源于农村地带,如果不能正视农村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的处理,那水系下游再想来处理是不是更劳民伤财呢?农污的治理即便经过十三五再到十四五的规划和投入,依然还不具备完善的治理体系,包括污水收集、处理、去向和过程监管等,存在很多问题。一直说地方政府缺乏这方面的经验,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依个人愚见,近十年的摸索时间,加之市场也经过了最初的筛选,能经过市场验证的产品也有可取之处;其次,现在不再是政策刚发布时候了,不必再搞那套“面子工程”,既然规划投资了还请主管部门认真对待,有起到监管的责任和义务,别无端增加地方财政压力的同时让老百姓看笑话。总而言之,农污治理是未来水处理发展中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总结一下,水处理的发展在国内起步很晚,发展至今几十年,无论是工艺技术还是管理经验,亦或者职能部门的监察其实都还需要进步和完善。在当下这庞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水科技企业和水处理领域尖端人才愿意去研发更加高效、节能,更符合国内水环境投产使用的水处理工艺技术;生态环境监管部门也可以注重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以达到更好的监管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相信持续的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口逐渐集中到城镇,未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也只会以大型为主,这样也能更好规划和管理;并且,城镇化推进的同时,会出现一些随着人口迁移而自然消失的村落,也利好农污治理的总体布局规划、减少不必要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