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EricinfoQuick
EricinfoQuick
5G 随着新基础设施概念的诞生,话题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众说纷纭。与此同时,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作为近年来流行的新型网络方案,各大运营商和市场先锋也在评估未来的5G环境,SD-WAN能贡献价值吗?继2019年6月讨论”SD-在WAMN和5G融合网络之后,作者基于最新的市场信息,继续这个话题。如有不足或偏颇,请不遗余力地给技术大咖提建议。
目前,5G的第二代技术刚刚进入测试阶段,一些新鲜的品尝者已经开始启动POC(概念验证)。市场宣传已经把5G作为一个伟大的神,几乎没有5G的需求,那么真的是这样吗?试着分析5G的特点。
事实上,除了传输速度更快外,5G最有趣的特点是切片技术。切片技术(Network Slicing),一般来说,类似于网络vlan技术,网络根据业务场景设置多个虚拟逻辑链路,不同的虚拟链路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从而实现更精细的传输性能。SD-WAN技术已经完全实现了这一概念。未来5G切片会取代SD-WAN切片吗?还是两者共存合作?作者认为后一种情况更有可能。
ITU 5G分为三个业务场景:eMBB 增强移动带宽,mMTC 机器通信量大,URLLC 超高可靠低延迟,各包括一些更精细的具体业务,如4K高清视频,VR/AR,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汽车互联网、无人驾驶等。目前所知的实现手段主要是通过物理硬件,以下两种方式:
供应商设备。通过设备模块的设置,5G技术供应商可以实现一定的切片能力,然后安装在基站内。然而,这并不是一种端到端的实现方式,即最终用户可能无法享受真正的切片能力。 Sim卡。运营商可以对sim卡进行分类,如通过号段分类,确保sim卡的短号具有一定的切片能力。但考虑到成本投入和产出回报,定制sim卡并投放市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我们发现,以上两种方法只能实现单一的切片能力。如果我们想实现另一种方法,我们还需要定制设备模块和sim卡。这给运营商带来了更复杂的运营和管理,最终会影响最终用户的成本和使用。换句话说,当一个企业特别需要一些切片能力,而运营商评估它不是一个大的需求时,企业用户可能无法获得服务或支付高成本。同时,还要考虑移动信号的带宽是否足以支持各种切片能力的实现。
有人提出是否可以使用esim卡来帮助实现切片能力。目前esim卡的发展还不成熟,类似于服务器虚拟机,也需要底层物理资源的支持。本文没有展开。
如何实现SD-WAN的切片技术?事实上,在SD-WAN领域,该技术被描述为应用识别和性能控制,或基于应用的质量服务(Application based QoS)。
该功能是通过软件识别各种应用程序,并区分优先级,以确保高优先级应用程序数据的传输性能。有能力的SD-WAN服务提供商通常可以识别成千上万的应用程序。软件实现的优点是,一套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成千上万的切片能力。这不会受到底部链路的带宽的限制。
因为当SD-WAN实现应用场景的切片时,它将调度智能负载平衡和动态智能路由选择的功能,充分利用底带宽,使用多少,进行高质量的传输。SD-WAN可以快速切换(1-2毫秒),各种应用切片可以按优先顺序用同一条带宽传输到对端。
此外,由于SD-WAN也有虚拟部署模式,它可以直接部署在云中。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云、跨云、云迁移可能成为不久的将来的必要选择。
由于各种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5G大规模普及可能在5-6年后,在此期间,传统网络如专线、MPLS、互联网,LTE(3G/4G)仍然很常见。如何仔细利用这些传统网络,压榨资源利用率,确实是SD-WAN最好的能力。
SD拥有千种应用识别技术-WAN,它可以弥补5G切片的空白,利用5G卓越的传输能力,为运营商和企业用户打造更精细、更高性能、更定制的低成本企业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或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