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无糖&零脂肪产品、低温短保食品等新兴赛道开始崛起
疫情爆发以来,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也发生了巨变,SIAL全球总经理Nicolas Trentesaux认为:
“消费者更在乎周围的环境与健康,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只有健康才会使人拥有真正的快乐。
此外,生活艰难,很多人变得谨慎,为不确定的未来感到焦虑。这样使更多人开始寻找安全和信任的感觉,于是家庭烹饪越来越受欢迎,他们为此更倾向于从本地食材供应商手中购买食材,因此会感到信任与团结。”
在中国,疫情同样使消费行为带来了巨大改变。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消费结构也正在深入调整期。
中国的消费由品牌化、进口化、广告化和同质化逐渐向便捷化、高端化、多样化和健康化发展,疫情也加速了新零售的高速发展、餐饮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融合、复合调味料消费喜好的培养等。人造肉、无糖&零脂肪产品、低温短保食品等新兴赛道在疫情期间。
人造肉行业迎风起人造肉符合健康新趋势。人造有零胆固醇、较低水平饱和脂肪和少量膳食纤维等优点,营养成分可控, 还可以避免动物疫病对人畜安全的影响,符合消费者健康化需求。 疫情期间,国内人造肉行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4月20日,肯德基携手嘉吉,在国内推出以大豆、小麦及 豌豆蛋白为原料的“植培黄金鸡块” ; 4月21日,星巴克宣布,与Beyond Meat合作,在中国推出基于植 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单。伴随餐饮行业巨头纷纷入局人造肉行业,在消费者复购意愿较强的加码下,行 业有望迎来快速增长。2。无糖化、零脂肪产品引领新风尚
以饮品为例,健康饮品逐渐受到市场追捧。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加深,无糖化低脂化的饮品成为更多 消费者的选择,近年来各大品牌不断发力健康的新式饮品。疫情期间,含糖量高的奶茶等饮品的实体店客流 量受到冲击,引起部分消费者向线上购买转移,而此时通过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来增强免疫力的观念深入人 心,更健康的饮品受到市场欢迎,并有望延续消费惯性。3. 低温短保产品以其高品质在市场上开始占据一席之地
低温奶行业迎来发展契机。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尽量每天饮用300g牛奶或奶 制品”,“免疫力产品”站在了发展的风口上,而低温鲜奶正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如新希望“24小时鲜奶” 疫情期间销量同比大幅攀升。目前中国低温奶占比虽在提升,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这本就正 是中国鲜奶的增长空间。疫情催化了中国消费对营养和新鲜的深刻认识,乳品消费需求将发生结构性的变 化,低温鲜奶的需求有望持续放大。 简单便捷、即买即食、新鲜营养的短保面包符合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于面包 的消费频率提高,整体消费周期的缩短、对新鲜健康品质的追求促使面包往短保质期产品发展。短保面包多用 于代餐,主要消费场景在于早餐,疫情使得家庭用餐场景更加频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短保面包更符合未来的消费趋势。 冷鲜肉品质好营养高风味佳,迎合当前消费偏好,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冷鲜肉严格检疫、冷 却排酸,在加工、流通和销售全程低温控制,无需解冻,克服了热鲜肉、冷冻肉在品质和营养方面的缺 陷,是质量最高的肉类品类,伴随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市场占比预计不断提高。新冠疫情爆发后,很多 城市为降低风险,关闭了活禽农贸市场,消费者对冷鲜肉、冻肉的接受程度可能会逐步提高,消费习惯 的形成或将促进冷鲜肉对热鲜肉的替代效应更明显。高端化带来啤酒行业的产品结构升级浪潮。消费观念的升级驱动产品结构升级。对于厂商来说,高端产品毛 利率较高,可显著缓解成本压力,企业对高毛利的诉求进一步推动了产品高端化。 鲜啤或将迎来新发展。纯净、口感丰富的鲜啤已经成为业内高品质啤酒代名词。疫情加快冷链物流的发展, 鲜啤有望借此扩大市场份额,助力啤酒产业结构升级。自热火锅
互联网催生了懒人经济,疫情由让懒人群体不断壮大,并催生了价值千亿的市场。如何把握机会已经成为了食品行业创新的焦点。
近年,350家自热火锅中异军突起,占领了懒人群体的心智。抓住“懒惰”年轻人的心,需要根据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喜好,在渠道、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与传统的食品不同,推广层面这些新兴食品更倾向于通过内容种草、综艺电视剧植入、主播带货等方式博得年轻人的眼球,成为爆红食品品牌。
DTC品牌将成为食品行业新趋势
作为互联网技术下诞生的新事物,DTC(直接面向消费者)品牌正在席卷全球,他们在大品牌或大品类中夹缝生存,以新的消费理念、品牌体验和构建的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不断走红。
在国外市场,可以“减肥”的防弹咖啡Bulletproof、可持续发展的植物性乳品Califia Farms、送货上门的健康沙冰Daily Harvest等创新产品在不断获得年轻消费者认可的同时,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在国内,天猫618期间就诞生了26个DTC品牌黑马,比如方便米饭开小灶、脸部彩妆花西子等。蓝河食品总经理唐荣秋认为DTC品牌从0开始,最终破圈,主要因为品牌专注某一特定品类或小众市场,并精准触达目标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超预期的体验。学会讲故事、慎选传播渠道也是DTC品牌成长的关键。
DTC品牌想爆红,需要一个系统化运作的营销模式,需要在渠道、大数据工具,市场传播、产品开发上创新,并基于对目标消费者的行为洞察,建立与消费者为中心的新的互动关系,分析、挖掘新的消费需求。
在疫情常态化的今天,企业要不断适应环境,在“危”中寻找机会,不断发现细分市场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