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对神经系统也有破坏作用。 它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变形和坏死,减少DNA和RNA的合成。 在甲醛吸入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实验中,通过跳台实验、避暗实验和莫里斯水迷宫实验对小鼠进行神经行为测试。 结果表明,吸入较高剂量的甲醛会降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且甲醛对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生殖发育
用甲醛染毒性成熟雄性大鼠研究发现甲醛能引起睾丸组织病理损伤,脏器系数降低,精子存活率降低,活动率下降和精子数量减少,畸形率升高。李解生等[6]研究甲醛对小鼠胚胎的体内发育毒性时得出结论,甲醛可降低孕鼠体重的增长率,并可抑制胎盘和胎仔生长发育,甚至导致胎鼠畸形发生率增加。因此,甲醛有生殖和发育毒性。
遗传毒性和致癌作用
遗传毒性是甲醛对人体健康最主要的危害之一。涉及细胞的三个不同水平:基因水平, DNA 水平和染色体水平。在基因水平上,部分强氧化剂可以直接引起碱基氧化,进而引起核酸分子的突变和损伤。在DNA水平上,王晓平等[7]用彗星实验证实甲醛在一定浓度下可引起DNA链的断裂,并且甲醛导致的DNA- 蛋白质交联(DPC)容易造成某些重要基因(如抑癌基因)的丢失,从而导致肿瘤或某些严重疾病的发生。在染色体水平上,曹霞飞等[8]通过胎肝微核试验和胎肝染色体畸变试验证实了甲醛可致胎鼠肝微核率与染色体畸变,从而证明了甲醛可在染色体水平上产生遗传毒性。由以上甲醛的遗传毒性不难推断出甲醛有致癌性。因此2004年6月15日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将甲醛确定为Ⅰ类致癌物(人类致癌物),发表报告指出高浓度的甲醛能导致耳、鼻、喉癌,也可能导致白血病。
此外,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咽痛、食欲不振、心慌、失眠、消瘦、记忆力减退、植物神经紊乱等都或多或少与甲醛有关。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