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郑州雕塑究竟以何种方式获得存在?
《静观》展览中的九件作品显然不是为了解决形体的问题,材料的问题,空间的问题。它们直指的是雕塑的存在方式,因为这些雕塑并不强调单独的“实体”,强调作品的独立存在。在这些雕塑中,最鲜明的特点是,每件作品都有大小不一的“不锈钢镜面”,这一面面“镜子”把自己割让出来,交付出去。它们映照四周,吸纳四周,它们和展场环境、和现场观众共同营造出了一个互动的现场,只有依赖这个“场”,雕塑才能真正获得“存在”。
这样,传统的雕塑与观众的关系发生了改变;雕塑的“自性”也发生了改变。
可能大家更喜欢:郑州雕塑厂家哪家好 郑州雕塑价格 郑州雕塑图片
改变首先体现在,这些雕塑是反图像的,反拍摄的。也就是说,它们很难借助镜头和照片,通过现场之外的另一种视觉媒介将它们相对完整地传达场外的观众——除非他们在现场。
在这些雕塑中,每件作品都有的“不锈钢镜面”颠覆了似乎无所不能的照相机;直接挑战在视觉文化时代独步一时的图像。
这是因为,拍摄和雕塑重新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相关性,一种“纠缠状态”——它让我们想到了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拍摄者和雕塑看起来是两个事物,可是,当你举起相机,试图把雕塑当作对象进行拍摄的时候,你已经在“镜面”中出现了,你也同时成为了雕塑的一部分。除非你放弃拍摄,否则你没法摆脱雕塑,把自己和雕塑分开。因此,你在拍雕塑的时候,同时又是在拍你。这样,主体和客体纠缠在一起,互相影响,互为一体,主体不再是主体,客体也不再是客体。拍摄成为自拍,雕塑成为拍摄者。
拍摄的失效,雕塑对二维图像的拒绝,让雕塑存在于与周边事物的联系中,雕塑只有与人在场的身体体验互相联系的时候,它才是雕塑的存在。这样,雕塑不再是视觉(图像)的问题,而是雕塑和观赏者相互依存的问题。你存在,雕塑才存在,你必须直接将身体作为媒介,与作品互动,你只能与作品共同证明自己,共同体验你们的存在的同一性。
显然,这些雕塑是反二元对立的;同时,这些雕塑也不再是三维的,而是多维的。这些,都在改写我们的雕塑经验。
大家现在应该知道雕塑用哪种方式存在的吧,既然了解了,那么现在新的雕塑汲取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的设计更贴近自然、贴近生活,为雕塑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还不赶快前来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