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鹏海达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深圳市鹏海达电子有限公司

地   址:深圳市福田区广博现代之窗A座10B办公、10C办公、10I仓库

联系人:刘淑桐

电   话:15173489011

微   信:lstjy123456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手机芯片进入5nm,为何汽车芯片主要还是28、45nm?

手机芯片进入5nm,为何汽车芯片主要还是28、45nm?
 日期:2022/3/4 20:52:00 

近日,高通推出了两款5nm的汽车芯片,一款是第4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芯片,一颗是自动驾驶的芯片。很多人表示汽车芯片终于跟上了手机芯片,要进入到5nm了。

但事实上,相对于当前汽车采用的大量芯片而言,高通这两颗芯片其实真不是主流芯片,汽车芯片真正要进入5nm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目前在汽车领域,像MCU、IG等等芯片,大多是45nm甚至更落后的芯片工艺制造的,28nm就算相当先进的了,并且汽车厂商们也并不急着提高工艺。

那么为何汽车芯片对于先进工艺的需求不大,28nm、45nm也够用了呢,这就要从芯片工艺说起。

我们知道芯片工艺提升,主要带来的就是耗降低、然后性能提升,面积变小。但对于汽车芯片而言,一是空间足够大,不用考虑面积变小的影响。

其实就是耗,汽车芯片消耗的率对于汽车而言也是可以忽略的,至于性能提升其实也不是汽车的主要诉求,汽车芯片需要的是稳定安全。

汽车芯片要求能工作的温度是零下40摄氏度到零上175摄氏度,寿命为20年,不良率仅能有百万分之一,而消费级芯片的温度通常是0摄氏度到125摄氏度,寿命10年,不良率为万分之二。

很明显,手机芯片的稳定性、极限工作状态与汽车芯片相比,差得其实是有点远的。所以汽车的芯片厂商们,更愿意用成熟的工艺,生产出稳定的芯片,而不是冒险使用先进工艺,然后导致稳定性降低,最终产生重大的后果。

也正因为汽车要求的稳定性,所以一款汽车芯片的迭代周期,一般是3年或更长时间,不像手机芯片,一年一款。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