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卡来介绍好介绍一些:
RJ45 + PHY (MII ) + MAC(控制芯片的数据总线)
PHY:MII/GMII(介质独立接口)子层,PCS(物理编码子层),PMA(物理介质附加)子层,PMD(物理介质相关)子层,MDI子层
MDI:(Medium Dependent Inte ** ce,媒介相关接口):PMD层和物理媒质的接口,是串行比特的物理接口。这里对应RJ45
PMD: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sublayer ,物理介质相关子层。信号转换到特定介质上或反向转换 ,主要目的也算是解编码,指是解归零,非归零码,或者使用三种模块电平来表示0,1,总之最后就是识别出0,1来。
下面网址写得详细
以太网PHY物理层学习资料-PMD子层 - 百度文库PMA: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sublayer,物理介质连接子层。执行并串/串并转换
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 ;4B/5B编码
MII:medium independent inte ** ce;介质无关接口。提供公共接口,屏蔽这些物理层的不同细节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即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协议,属于数据链路层;
下面这篇文章值得细读:
【转】网口扫盲三:以太网芯片MAC和PHY的关系 - ST MCU单片机论坛 - ST(意法半导体)MCU官方技术论坛 - 中国电子网技术论坛下面文章,对以太网10,100,1000M有些什么标准,各使用的什么编码,说得相对比较清楚。
物理层各子层能 - 百度文库千光以太网,用了4对,8根双绞线,每一对是收发共用的,同时收发的,以发来说,发送频率是125MHz,使用5电平pam编码,每个编码可以对应到2个BIT的二进制,所以发的速率就是4*125M*2 = 1000M,收也是一样的道理。收发是同时进行的,是怎么做到的呢?
下面的解释应该是正确的:
全双工是这么解决的:两端的设备共用这四对铜线,双方的驱动器(TX)只管猛发,接收器(RX)收到信号后要把自己正在发送的电平扣除,得到的就是对方发来的信号,千兆以太网的PHY是分主从的,从PHY要跟随主的时钟,时钟是的数据流恢复的。这样就能做到主从两端发送的符号正好对齐,否则电平扣除也没法做了。
1000mbps,分成4路,每路250bps,经过扰码之后用5电平编码发送,最终为125M带宽的信号在网线上传输,使用带宽与100bese-tx相同,接收时将收到信号减去本地发送信号,再经处理就行了。
来源请看下面网址:
千兆以太网如何实现全双工的?125MHz具体来源是:
超五类网线带宽为155Mbps 是个什么概念?跟传输速度扯上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