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中国目前的科技已经赶上了世界水平,但由于启动时间比发达国家推迟,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大部分芯片仍然依赖于进口和人员,包括LED显示屏的显示驱动芯片也是如此。虽然本地化进程早在几年前就被列入国家发展议程,但由于生产率未能达到标准,芯片本地化未能走上正确的轨道,加上美国最近对华为的第二轮制裁,华为决定生产显示驱动IC该领域的芯片填补了国产芯片的技术空白。
美国多次制裁华为麒麟芯片被迫停产在8月7日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峰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由于美国的第二轮制裁,华为手机芯片供应困难,但华为将坚持自主研发,增加对半导体和终端设备的投资。余承东此前承认,美国的新一轮抑制是针对华为没有投资芯片制造,因此,华为手机麒麟芯片自9月15日以来不能继续生产,在台积电禁止华为OEM后,华为现在迫切需要为其旗舰手机找到新的芯片供应。为了加快国内替代,摆脱对外部产品的依赖,巩固华为的市场地位,华为余承东发布了一份名为关于终端芯片业务部门成立显示驱动产品领域的通知的文件,内容显示华为将成立一个屏幕驱动芯片的部门,进入屏幕行业。该通知指出,虽然中国已成为屏幕生产和出口大国,但屏幕驱动芯片主要依靠进口。LED 显示屏专用驱动芯片是指 LED 发光特性设计专用于 LED 显示器的驱动芯片是一个关键部件,它就像人脑的中枢神经系统,负责全身的身体运动和大脑思维意识的运转。
公开数据显示,LCD在驱动芯片领域,韩国、日本、香港和中国台湾成为领导者AMOLED三星、Magna Chip、Silicon Works这三家韩国供应商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JD.COM采购的屏幕驱动芯片金额超过60亿元,其中国产芯片占不到5%。由此可见,中国LED驱动显示屏IC严重的国产率严重不足,依靠外部芯片非常严重,上游供应被抓住。在美国加强对中国企业337调查的过程中,在严格控制芯片和技术出口时,对LED对于显示企业来说,成本的快速上升也可能导致芯片供应短缺,因此加速LED显示驱动芯片本地化是非常必要的,华为作为中国大型科技企业的进入,在行业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也给中国芯片制造企业带来了积极的信号。
个别产品封装端短缺 ED显示驱动IC芯片国产化迫在眉睫华为的制裁还没有结束,中国LED显示屏封装端传出个别灯珠短缺的传闻。一些受疫情影响的市场需求突然释放,包装产能会有时间加快,短期紧张。一家包装企业的相关人士透露,由于贵金属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压力,供应商也在反馈业务压力。这种成本压力有向下传导的趋势。疫情原因包装厂开工不足,也导致部分灯珠供应需要交货,目前市场上租赁屏幕上使用的灯珠库存可能比较严重。然而,一些项目,如户外1921和室内1415,可能偶尔会缺货,或者交货时间会比以前延长。同时,随着金、铜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价格压力迅速传递到包装厂,再加上美国技术封锁的压力,很可能会迫使中国LED为了减少上游产品供应的不稳定性,显示芯片开始自主研发。
此外,今年,大多数企业开始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升级优化了第二代半导体的痛点,具有良好的发光效率,更能突出显示效果,因此中国三安光电、兆驰等大型企业开始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生产线。为了吸引企业在当地定居,地方政府也有良好的政策来支持第三代半导体的研发和生产,这也有利于促进中国LED显示驱动芯片的独立研发进展。中国是一个稀有的金属大国,在上游原材料供应和价格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在政策支持和巨头企业的推动下,LED显示驱动芯片的本地化将成为大势所趋,更有利于中国LED显示企业摆脱了对外国新产品的依赖,提高了上游供应的稳定性。
虽然显示驱动芯片的本地化每年都在提及,但由于技术限制和成本高,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在华为等巨头的推动下,它给显示企业带来了积极的信心,从而加快了显示驱动芯片的本地化,LED显示驱动芯片摆脱外国产品也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