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鹏海达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产品展示
联系我们

深圳市鹏海达电子有限公司

地   址:深圳市福田区广博现代之窗A座10B办公、10C办公、10I仓库

联系人:刘淑桐

电   话:15173489011

微   信:lstjy123456

新闻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GPRS模块为什么会低至十几元?我所经历的物联网模块国产化过程

GPRS模块为什么会低至十几元?我所经历的物联网模块国产化过程
 日期:2021/10/18 1:26:00 

全部通讯模块的进步历史时间,是一部半导体材料关键元件的国内生产制造的历史时间。

从德国的wavecom,法国的西门子PLC,澳大利亚的SIERRA,再到Simcom,移远,合宙等中国生产商,小编从行业内的角度来回望这一有意思的慢慢的过程, 与此同时这也是中国通讯集成ic行业国内生产制造的进度的形象化真实写照。

(文中叙述的是发展趋势历程极其古老的GPRS模块,WiFi、手机蓝牙模块没有这篇文章的论述范畴。)

一、wavecom:物联网技术模块的创立者

wavecom 是法国的企业,1993年创立,是通讯模块的开山祖师。

通讯行业有两个重大事件跟wavecom相关:

第一个,中国第一批国产智能手机是购置wavecom模块拼装而成的,1999年,TCL从wavecom购买了二十万个GSM模块(价格一千元之上),之后相继购买了几百万个模块,这类方法拜托国外知名品牌的技术要求,开辟了智能手机的一个时期,并帮助了一波时尚潮流,迅速光波导入的也跟踪跟萨基姆协作也是这一方式。如果有巨头写一篇手机发展史得话,这一段是没法抹去的关键章节。

第二个,wavecom不仅是把AT命令做的十分健全,并且发布了盛行行业的openat构架,这一构架迄今仍在被每个模块生产厂家普遍选用,那便是在模块內部开拓一个虚似安全通道,模块的系统软件根据这种虚似安全通道推送AT命令为自己,进行GSM服务项目的要求和回复。

现阶段全部模块的二次开发方法,基本上全是这类方法,包含现在非常盛行的Luat二次开发构架,也是选用虚似安全通道推送AT的方式进行互联网作用的。

换句话说,在十几年前,wavecom的经营思想和技术架构就现已很前卫了,这充分体现了知名资产阶级國家的实力雄厚。

2006年,wavecom以3260万欧(3900万美金)回收索爱的M2M单位,M2M实际上 也就是通讯模块,那时还没有IOT这一观点。

你看看,这个时候的wavecom依靠一个小小通讯模块,早已把自己打产生了一个不缺钱的大佬了。

不管局势如何发展趋势,都难以磨去wavecom当初在行业的影响力。能够这样说,沒有wavecom的奠基石,就沒有模块行业的迅猛发展,都没有中国第一代手机上的光辉。

回收索爱的模块业务是wavecom 的發展高潮迭起。下面的两年,伴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的加重,自然也是伴随着中国销售市场的逐渐暴发创造了一批中国知名企业,欧洲地区巨头在通讯行业没法保持快速提高,wavecom于2008年底做价2.7五亿美元的高价位所有卖给澳大利亚的sierra wireless,此后sierra变成 全世界模块行业大哥,一直持续迄今。

在这里起回收以前的2007年,通讯模块在全世界市场份额遍布为,西门子PLC第一名27%,wavecom 25%,simcom 13%,摩托罗拉手机8%。

二、西门子PLC:社会化运营的顺利楷模

在通讯模块销售市场,wavecom是整体市扬的创立者,可是说起对所有市扬的知名度,西门子PLC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假如让行业老战士们回望通讯模块的經典型号规格,wavecom的型号规格很有可能沒有几个人能说的出来(wavecom模块型号规格取名字不太好,一般是四个数据还带英文字母,例如Q2403A,较为难背),可是西门子PLC的TC35,TC35i,MC55这多个型号规格,迄今被别人常常提到,以致于这几类模块型号规格在二手市场也被青睐很多年。

许多老一辈的做机器设备的通讯巨头,常常赞叹不已的说起來自身花1000 多元钱买一个西门子PLC模块,干了个机器设备卖了100几台出来,赚了十几万。立刻便会有另一个巨头说,我当时更早买的西门子PLC模块3000几块一个,机器设备售出一万块钱一台!

做为巨大的差距,2018年的如今,一个作用更健全质量做到工业生产级的GPRS模块,市场价还不上20块钱。

是1847年创立的知名的不,而通讯模块这一新东西,西门子PLC在1996年发布了第一款。

西门子PLC做为知名资产阶级的知名品牌,营销推广水准的确非常高,他灵活运用了销售渠道,那时候不论是安富利这种领头代理商,或是,你手上只需有比较稳定的西门子PLC模块的一手货源,便是具有了提款机。剖析在其中的缘故,第一个是西门子PLC模块的设备故障率十分极低,第二个是国内模块型号规格还太少,质量水准也还有一些差别,因此 大部分西门子PLC模块变成M2M模块的代称。

那个时候的模块一般都还有一个射频连接器,客户母版上有一个射频连接器母头,模块上边有一个公头,此外母版上就四个洞,只需把模块扣上去,再把模块抗干扰磁环突显的四个金属片越过母版的洞,再把内电层绝平,模块就固定不动在母版上。那样模块有欠佳得话,拆换十分便捷。这类应用方法,充分证明了模块的确是个偏贵的电子器件。到如今的2018年,哪一个生产厂家也不会应用那么低效能的生产方法了,模块要不是LCC封裝,要不是LGA封裝,客户可立即用SMT加工工艺大批贴片生产制造。

殊不知不管知名帝国主义者有多厉害,终归难以抵御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惊涛骇浪。伴随着中国科技企业高新科技能力的提高,西门子PLC模块的优越性逐渐衰落,西门子PLC依照国际惯例,把业务拆分售卖。

风险投资基金cinterion于2008年回收了西门子PLC模块,模块商品的研制和制造也逐渐向中国生产商OEM和ODM。伴随着经营的艰难增加,全世界最大sim卡生产商金雅拓(Gemalto)2010年7月1.6三亿欧回收cinterion。

金雅拓合拼第二大摸组生产商,好像能够获得一加一超过2的实际效果,由于sim卡和通讯模块是物联网系统两大关键而且是刚性需求元器件。但是实际上发展趋势并不顺利,金雅拓在销售市场并没有发生大伙儿期望的做为。2017年底,法国航空国有独资回收金雅拓,价钱47.六亿欧。来看欧洲地区大佬们在通信市场真的是吃不开了。

三、SIERRA:资本运营大神

也是1993年创立,逐渐并不是模块企业,应当算得上个计划方案信息系统集成企业,尤其是做无线接收器做的很牛逼。

2008年底, Sierra耗资2.7五亿美元回收wavecom,2012年又以4490万美元回收萨基姆,之后anydata(一个做cdma模块的企业)也被Sierra回收,但是回收anydata这事情确实过小,在网上挺难寻找回收关键点。

2007年之前,sierra 在行业内没有什么响声,西门子PLCwavecom及其来源于中国的simcom在这个称之为M2M(machine to machine)的行业做的绘声绘色,也持续的被数据统计分析组织评定市场份额。

尽管持续十年,sierra全是大哥,可是sierra的确没啥小故事可讲,一个缘故是他关键靠企业并购,没啥好点的自主创新,另一个因素是这个企业的经营线路确实是过于稳定,对焦于高端车截和制造业销售市场,绕开中低档市場的市场竞争,并且把供应链管理放到中国来操纵成本费,与此同时用信息系统集成的方法来做行业服务项目,操纵风险性。

虽然sierra总是称为模块交货市场份额全世界第一,可是这些年你难以把通讯模块跟sierra稳步发展联接,大家或是临时把他作为wavecom的持续吧。

四、Telit:精准定位清晰的大神

1986成立,2003年逐渐把业务重心点放到M2M,而且逐渐产品研发市场销售通讯模块,一度在中国销售市场占有了一部分高端客户。

2010年,Telit回收摩托罗拉手机的通讯模块业务。从2015年逐渐,Telit逐渐从中国销售市场撤离。

Telit 一度是高质量的代称,而且在欧洲地区发布了名叫M2MAir的云服务平台业务。这一优秀的核心理念,沒有推动到中国,有可能是telit公司过小,没法担负中国销售市场的极大营销推广成本费,有一些遗憾。

现阶段日海早已拥有Telit 大概14%的股权,事后是否会进一步企业并购Telit,令人满是遐思。

五、摩托罗拉手机:没法融入新形势下的老牌

摩托罗拉手机做为一家知名通讯大佬,沒有模块业务的确也异常。摩托罗拉手机模块进到中国很早以前,而且授权委托了一个名称称为广和通的中国企业,来做中国地域的市场销售。

在那时候,摩托罗拉手机模块是行业龙头的代称,虽然资金投入并不大,或是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可是一直都没有很大的气势。

摩托罗拉手机被telit回收以后,停止了和广和通的协作,因此广和通逐渐做好自己牌子的模块,打开了国内模块的另一个新的篇章。

六、索爱,萨基姆,明基:武林中刷过优越感

索爱做模块的原因不太明亮,但是十年前的M2M的确也是一股风潮,尽管沒有现阶段的IOT那么nba热火,可是因为是全世界的一股风潮。索爱掺合了两年,发觉模块业务确实不是他的优势,就把全部业务卖给了wavecom。

萨基姆也是,家用电器和通讯业务都做。萨基姆的模块最开始也是卖给光波导入的,光波导入的用这一模块作出了智能手机中的战机。之后萨基姆一度第一个发布了温度范围是负40到85度的工业生产级模块。可是,萨基姆的模块发展战略资金投入确实过小,销售市场推动没啥有起色,之后索性把模块业务卖给光波导入的了,与此同时家用电器业务卖给了TCL。

明基(BenQ)尽管模块做的時间不过长,可是很令人费解的是,明基模块或是有非常强的品牌知名度的,许多行业人员都了解明基模块业务,这也许跟中国台湾企业的强执行能力相关。之后明基模块没做两年,因为质量一直发生无缘无故的难题,总算促使模块业务挂掉,完全离开了这种武林。

七、Simcom:国内品牌优先军

Simcom是2003年就開始进军模块业务,是实至名归的国内模块的领头人。之后兴起的移远的关键精英团队,也是以Simcom精英团队分下来的。

尽管也有一家称为青年网络的企业有可能比Simcom更早产品研发模块,可是青年网络的模块都还没批量生产交货,精英团队就不清楚缘故的散伙了(很有可能老总嫌挣钱很慢),能够被立即忽视了。

Simcom的英文名确实是获得太好,以致于行业内非常少谈及他的中文名,芯讯通。假如你叫法这一精英团队为芯讯通,表明你不是模块行业老战士。

Simcom最开始并没有自身产品研发模块,只是选用了代理商美国TTPCom的ITM100模块,无可奈何这一模块确实是交货无法跟上,质量也十分一般,确实是逼得没有办法了,因此Simcom精英团队背水一战逐渐研制自个的模块,从这一時间真真正正逐渐打响了中国通讯模块光辉的章节。

Simcom第一款发布的模块称为SIM100,这一模块质量这般不堪,以致于Simcom的技术服务技术工程师关键的责任便是四处外出给顾客升級模块的手机软件。行业内迄今依然流行着Simcom的技术工程师深层次顾客的山区地带郊外核心区升級模块的辉煌个人事迹,在初创期扩展业务是何其的类似!

通过两年的磨炼,simcom累积了研发能力,发布了sim300模块,这也是一款具备里程碑式作用的通讯模块,sim300不但真真正正打开了中国的市場局势,并且逐渐售卖到国外,创建了境外的平稳方式,真真正正牟取了十分的市场占有率,尽管遭受西门子PLC模块的专利诉讼,可是不危害simcom的四处攻城拔寨。到2007年,simcom的世界市场占有率早已稳居全世界第三,攻占了13%的市场占有率。

说到sim300模块,不得不承认中国挪动的无线固定电话业务。sim300模块发布的前2年,难以在M2M销售市场开启局势,可是这个时候,中国挪动无线固定电话业务逐渐迅猛发展。simcom根据sim300模块作出了单模块的无线固定电话计划方案,取代了以前一个CPU再加上一个国外知名品牌模块的技术架构。这一定是一个颠复的行业自主创新,并且这类更接近市場的技术革新也只能在中国才可以迅猛发展。技术性颠复再加上无线固定电话的市场容量的扩张,铸就了sim300模块的光辉销售业绩的开始。

sim300模块是中国第一款销售量做到上千万的通讯模块。

2005年6月,simcom,晨讯高新科技,在新加坡上市,可是因为缺少长久的战略发展规划,造成股票价格一直沒有有起色。

下面的两年,中国通讯模块知名品牌也都慢慢兴起,simcom慢慢失去初创期的实干精神,销售业绩增加也日趋稳定。老总在战略上也首先选择售卖,依次卖给ublox和移为无果后,又跟中国台湾日月色传来桃色新闻,最后或是阴错阳差卖给了日海通讯,跟龙尚变成 。这当中的坎坷小故事,也够写一本书了。必须强调的是,simcom晨讯高新科技并没售卖模块加工厂,而这一加工厂在生产加工模块的环节中,逐步完善了自个的工业生产4.0的累积,尽管晨讯高新科技撤出了模块业务,坚信她们会持续在智能制造系统,也就是所说的工业生产4.0再次大有作为。

八、移远:勇于押注,趋势迅速

移远通信创立于2010年,创办人精英团队来自于simcom模块精英团队。

移远从成立之初,就把模块质量和服务项目摆在首位,在短短的四年以内,就把模块品牌和口碑建立了,风头直逼simcom。

有趣的是,移远创办初期的投资人是simcom老板的儿子,所以其实移远和simcom也算是,但是在移远初步建立品牌的某个时间,天使投资人的股份很神秘的卖掉了,移远跟simcom也彻底没有血缘关系了。这里面的细节,在行业流传了各个版本,这里就不具体描述了。

凭借超强的商务策略和技术服务的执行力,以及良好的产品口碑,移远目前已经是国内规模最,无论是人数和销售额,都堪称国内模块企业的翘楚。但是由于缺乏后续的进一步的想象空间,移远的运营风险也逐步剧增,后续何去何从,还有待观察。

九、龙尚:国产老品牌之一

龙尚成立于2006年8月,也是国内比较早做模块的团队,2017年被日海通信收购。

龙尚成立的前三年,聚焦在GSM无线固话业务,凭借一款A7000模块,通过软件的高水平,把英飞凌(今天的intel Mobile部门)的ULC2芯片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的极致,用很低配置的外围器件实现了超低成本的无线固话方案,这个技术架构领先了行业至少2年,把整个无线固话市场几乎垄断,也把sim300模块的无线固话市场份额蚕食殆尽,即使后来simcom推出了mtk平台的sim300w也无济于事。这又引出了另一个话题,mtk芯片在模块行业从被鄙视到成为标杆,RDA主芯片又是怎么逐步替代MTK芯片成为模块的国产芯片代表,这就是物联网模块主芯片逐步国产化的一个缩影。

凭借无线固话实现市场的飞跃后,龙尚迅速切入了WCDMA和EVDO模块,后来又开始了4G模块的研发,一度在4G模块市场占据第一名份额。可惜龙尚管理层高层不断换人,造成运营效率急剧下降,最终不得不低价出售给日海通信,让人无限唏嘘。

十、华为模块:少有的不成功业务之一

华为的通信模块是哪年开始做的,无从考证,至今这个业务还在持续,只不过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了。

华为的模块业务,在8年前还是高品质模块的代名词之一,但是模块业务在华为内部是如此的微不足道,以至于随着模块竞争的加剧,华为模块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且,因为华为模块选用的芯片平台总是非常落伍甚至淘汰的芯片,我们一度怀疑,华为的模块部分,主要是为了清理华为的手机芯片库存。

国产模块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模块厂家会有工程师对客户提供贴身的技术支持,但是华为的模块基本上没有任何技术支持,用户仅仅看手册就可以搞定开发过程,这个风格很像是西门子。而华为的质量控制体系,也保证了华为的模块品质在有几年时间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但是随着其他模块品牌的竞争力逐步加强,国产模块厂家的模块品质不断提升甚至超越了华为,而且技术服务更加贴身,所以华为模块的优势逐步消失了,到今天为止华为模块在市场几乎看不到了。

在大多数领域,华为所到之处几乎是寸草不生的。在华为的云管端战略的大背景下,依然放弃了通信模块这个物联网的制高点,不能不说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牛逼如华为,在技术服务这个无底洞面前,也只能选择投降。

十一、中兴(高新兴)模块:比华为做得好

中兴通讯,孵化了一个叫做,来涉足模块业务。这个业务虽然在中兴内部营收比例不大,但是在物联网行业内还是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兴物联的模块产品线齐全,品质也比较好,加上代理商政策持续性也不错,所以一度占据了市场不错的份额。

2017年7月,高新兴物联收购了中兴物联,在物联网市场做了重要布局。收购之后,中兴物联的品牌也更名为高新兴物联。

高新兴物联直到现在,仍然在通信模块市场上有着不错的口碑和实力。

十二、广和通:特立独行的高手

广和通应该算是模块行业的另类,以前是代理别人模块,自己做模块品牌后,不再发展代理,完全靠自己直销,所以市场渗透率一直不是特别大。

行业内对广和通所知甚少,因为他们基本不做什么宣传,就像金庸小说里面的西域高手。

2017年,广和通悄然上市,成为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独。上市后尽管花费3000万RMB并购了一家叫,对渠道的管理上仍然坚持自己的特色,并没有做什么本质的扩张动作,显示出管理团队的克制和理性。未来广和通的前景,一片光明。

十三、艾特维:昙花一现的细分标杆

艾特维是闻泰,只存在了3年多,于2013年底注销了。但是在TDSCDMA这个标志着第一个中国自主标准的产业,艾特维却是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

2009年,中国移动开始启动TD无线固话业务,艾特维凭借龙尚无线固话的研发核心班底,基于展讯的TD芯片,搭配RDA的极低成本的TD功放,研发出了最小体积的TD模块,型号0188。这个模块的软件实现了功能可配置化,用户提出功能需求后,无需软件工程师修改软件,测试工程师就可以用配置工具一起发布软件版本,真正做到了极速的客户服务。很快0188凭借高效的技术服务模式,垄断了整个TD市场,几乎成为了TD模块的代名词。

可惜的是,随着TD网络的式微,艾特维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昙花一现的典型代表。

艾特维的研发团队,仍然继续在这个行业酝酿新的辉煌。

十四、合宙: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是王道

合宙团队是龙尚和艾特维的研发团队的一个分支,这个团队的特点是技术创新能力强,总是追求产品的极致用户体验。合宙推出的Luat二次开发架构,经过仅仅一年的时间就火遍全国,甚至很多国外开发者也在参与。因此有人把ESP8266,emqtt,Luat并称为物联网的三大热点。

Luat模块的最大优点就是二次开发方便,工程师仅仅花费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做出来一个典型的物联网应用方案,可以完全摆脱传统的MCU加模块AT指令的冗长的开发周期。

更牛逼的是,Luat提供了各种典型应用场景的源码,以及TCP,UDP,mqtt,HTTP,HTTPS,SSL,FTP的各种实现库,并且把典型的云平台也做了对接并开放源码,包括阿里云,涂鸦云,onenet。

相比Arduino适合设计师做硬件原型,Luat更适合物联网的整体通信方案定制,并且可以快速大批量生产,所以发展速度远超Arduino,已经成为物联网行业的热点之一。

十五、文末总结:

通信模块作为一个如此核心的器件,以至于大多数的物联网从业者把它称作芯片,他的样子也确实很像一个芯片,体积也比intel的PC机芯片小了很多。这几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模块的需求量迅速爆发,国产模块凭借高品质,贴身服务的优势,并且价格逐步降到了20元以下,逐步统治了这个市场。另一方面,哪家模块的开发流程更加标准化和傻瓜化,哪家模块的份额必将逐步节节攀升。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物联网领域的未来几年,会形成一家BAT量级的企业,而这个企业很可能会在通信模块的企业里面脱颖而出!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