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节水灌溉,你了解多少?
节水灌溉是农业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传统的人工灌溉对于大面积种植来说,不仅仅是浪费人力,而且人工灌溉不能准确的把握土壤水分的多少,这也就导致了不同程度上的灌溉不均匀和水资源的浪费。这样的灌溉对作物来说是尽量避免的,它会造成某些区域的干旱或者水涝,也就会影响作物的生长状况、产量以及产品质量。
智能节水灌溉,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无需人工监控,自动感知灌溉需求信息,自动执行灌溉操作任务的一种自动化灌溉模式。智能灌溉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当前在农业发展、园林建设等方面均得到普遍的应用,使灌溉活动由劳动密集型过渡到技术密集型,同时,也为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了重大贡献。智能灌溉根据操控方式、动力来源等分为多种类型,最常用的有:无线遥控、太阳能和总线控制3 种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
智能灌溉系统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智慧农业中的灌溉问题。智能灌溉系统先是将区域内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所得的数据跟智慧农业大数据进行比较,或者将采集的数据跟用户设定的需要灌溉和停止灌溉的上下限数据进行比较,再是通过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灌溉或者判断是开启喷灌还是滴灌。智能灌溉系统由于传感器网络的使用能够实现对灌溉用水进行实时监测显示和动态管理。采用无线传感传感器来监测土壤的墒情,有效的实现了灌溉水的自动化管理。
1.智能灌溉的系统类型
总线控制灌溉
总线控制灌溉系统指的是,以总线控制为测控终端实现整个灌溉系统的控制。在总线控制灌溉系统中,每一个测控终端又是相对独立的,可独立进行园林需水信息收集、整合、判断以及基本灌溉等操作。先由各处测控终端采集植被需水信息,然后传至中央计算机监控系统,由后者进行统一分析处理后生成园林灌溉参数,自动启动并调节灌溉系统进行灌溉。该系统还开设专家系统,可邀请相关专家结合系统存储的数据、植被实际生长情况等对园林灌溉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灌溉更为科学、直观与高效,使灌溉更加直观。相较于无线遥控,总线控制涉及范围更广,整体投资成本却更低,因此,应用价值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