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是通过地表覆膜滴灌的一种方法,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分蒸发,但是很多经销商都表示膜下滴灌很难推广.然后云南滴灌带厂家走访很多农户,整理下来以下几点,希望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
原因一 用工多、人手缺
先说铺设地下管网.据黑龙江省林甸县水务局局长邢占江介绍,以前干管、支管放在地表,年年都要铺设、拆卸,非常麻烦.现在都是地埋式膜下滴灌,干管、支管预埋在地下,可连续多年使用,每年需更换的只是毛管、地膜.“地下管网埋得浅,会影响耕作.以前考虑防冻,要深埋2米.现在通过技术手段,入冬前排干管中余水,倒是不用埋那么深,但也需六七十厘米.和喷灌比,前期用工要多一些.” 再说种植.目前,膜下滴灌主要以一家一户分散生产为主.一般每个家庭有一二十亩地.如以常规坐水种方式种玉米,这一二十亩田,一个劳动力即可全部胜任.如果采取膜下滴灌方式种植,滴灌设施安装、播种、覆膜等环节,至少需3个人配合才行,用工比常规种植要多很多.“现在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打工赚钱,家里没那么多人.”
原因二 牵涉广、管护难
在农民看来,膜下滴灌最“闹心”的还不是用工. “地膜容易裂,好的能用七八十天,差的四十来天就破了.地膜一裂口,草就疯长.以前除草方便,用小四轮拉犁走一遍就行.现在地里有膜,有毛管,不能用犁,草就不好除了.草长起来,庄稼收成还不如以前.” 一些农民田间没管护好,收成不理想,来年就选择退出.膜下滴灌是一个灌溉系统,有压供水,统一运行管理,统一种植时间,统一装卸,需要连片推进.“其实有的人还是想用,可是膜下滴灌要成片才行.而且,面积减了,水压大了,容易爆管.几家不用,其他人也没法用.”
原因三 投入大/>收益低
膜下滴灌虽然节水效率最高,但需深埋地下管网,还要年年更换毛管、地膜,在所有节水灌溉方式中,投入最大. 膜下滴灌节水增粮效果最佳,本应大面积推广,实际推广面积却最小.破解膜下滴灌推广难刻不容缓.那么,如何着力呢? 首先,应大力倡导土地规模化耕作.在膜下滴灌种植模式下,即便种1亩地,也得至少个人分工协作,阶段用工量大.当前农村也面临劳动力短缺,单个农户耕地少,地块分散,搞膜下滴灌不仅力不从心,而且比较效益偏低.人手不足、收益偏低,直接挫伤了农户发展膜下滴灌的积极性.
只有规模化、集约化耕作,才能降低膜下滴灌成本,实现增产增收. 其次,要建立专项扶持机制.膜下滴灌一次性投入大,如果没有政府专门扶持,将难以快速推广.政府部门应实行专项扶持政策,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资金,重点向膜下滴灌倾斜. 此外,应大力进行膜下滴灌专项培训.膜下滴灌是集农机、农艺、水利、科技等综合配套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模式,在区域种子选择、放苗时机掌握、灌水适时适量、肥料配比等方面,都要求种植户和管理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这些工作,亟待政府部门主导. 最后,应确保滴灌设备、相关农资优质、安全.实践中,滴灌设备、地膜、除草剂的质量问题,已极大地影响到了农户发展膜下滴灌的积极性.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市场监管,确保相关设施、配套农资的质量.另外则要加快清膜农机具、可降解地膜的研发,以防止白色污染. 以上是云南滴灌带批发整理的膜下滴灌推广解决方法,有困难才有机会,都是相辅相成的,敢于迎难而上,才能做的跟别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