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是否需要通风,核心取决于其储存类型和运行场景,并非所有冷库都需常规通风,低温冷库甚至需严格避免不必要的空气交换。
1. 核心判断:分冷库类型决定是否通风
高温冷库(0~10℃):需定期通风。这类冷库多储存果蔬、蛋类等鲜活农产品,储存物会持续释放二氧化碳、乙烯等气体。若不通风,气体积累会加速变质,因此需通过定时通风(如每天 1-2 次,每次 30 分钟)维持空气新鲜。
低温冷库(≤0℃):无需常规通风。该类冷库用于冷冻肉类、水产等,储存物呼吸作用微弱,几乎不产生有害气体。通风会导致外部湿热空气进入,引发库内结霜,增加制冷系统负荷和能耗,还可能影响货物品质。
2. 特殊场景:必须通风的 3 种情况
即使是低温冷库,在以下场景也需临时通风:
检修维护时:人员进入冷库前,需通风排除可能存在的制冷剂泄漏(如氨、氟利昂),避免中毒风险。
清理消毒后:使用消毒剂后,需通风去除残留气味,防止污染后续储存的货物。
出现异味时:若货物腐败导致库内有异味,需通风置换空气,待异味消除后再重新降温使用。
3. 通风注意事项
控制通风时机:高温冷库选择外界温度较低的时段(如夜间)通风,减少库内温度波动;低温冷库通风后需立即启动制冷系统,快速恢复设定温度。
避免直接通风:可通过新风换气机等设备,对进入的空气进行预冷或预热处理,降低对库内环境的影响。
冷库通风需 “按需进行”,常规运行中高温冷库需定时通风,低温冷库则以密封保冷为主。
来源:http://www.ynrkzl.com/news1080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