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心理咨询服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1.生活适应问题。大一新生容易面临这个问题,主要是大一新生刚从压力紧张的高中阶段走出来,家长和学生的目标一致,全力以赴考上好大学。但上了大学之后,远离父母、远离从小到大熟悉的环境,突然到了陌生的环境,再加上水土、气候、饮食等的不适应,往往会带来躯体的不适感,身体的不适容易造成心理的焦虑和担忧。另外,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平时习惯了被家长安排的舒适生活,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2.学习问题。首先,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大学的老师并不会像高中阶段的老师那样天天盯着学生学习,所以好多同学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上大学该干什么。其次,学习动力不足。如今的部分大学生缺乏“为什么学习”的目标,进而就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部分大学生上课的时候不是打游戏就是睡觉,甚至有的还旷课,只有老师点名才去,课后更不用说了,不知道主动去把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就等着考试老师划重点、给复习题,临时抱抱佛脚,信奉的是60分万岁,不挂科就行。再次,学习方法不当。我们的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当前教育,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部分大学生的现状就是上课记记笔记,考试的时候死记硬背,考试完忘得一干二净。这种方式的学习对知识的积累作用微乎其微,时间长了还容易遗忘。面对上述的学习问题,有的学生就会出现焦虑、自卑、逃避学习甚至厌学的情绪,进而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诱发心理疾病。
3.人际交往问题。首先,部分学生突出的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宽容,对别人严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身上,很少顾及他人,交往中缺乏合作意识及换位思考的能力和想法,难以完成团队工作。这点在大学的班级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人总是说自己有什么事来做借口推脱不去参加班级活动。其次,缺乏自信的心理。有的同学不善言辞,不敢和别人接触,怕被嘲笑,所以做起事来畏首畏尾,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再次,情绪化强,容易冲动。大学生处于特定的心理发展期,渴望物质和精神上的独立,思想走向成熟但并不完全成熟,自制能力弱,遇事易冲动,做事情不深思熟虑,容易头脑一热就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4.情感问题。大学生的情感趋于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一旦遇到情感问题,就很容易冲动或者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情。在我身边就发生过,一名男生由于情感问题而逃课酗酒甚至还有过自杀的想法,幸亏辅导员老师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发现端倪,及时心理沟通和劝导,并上报学校领导说明情况同时进行备案,另外联系家长了解并说明情况,经过校领导、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指导和交流,学生思想转变,情绪逐渐疏导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