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倾诉:
“孩子今年上高二,现在厌学情绪特别严重。总说学习没什么用,作业基本上不做,经常说不想去上学……”

心理咨询师解读:
孩子青春期后,常会出现很多叛逆行为,早恋、网瘾、情绪暴躁等等,厌学是现在特别典型的青春期现象。孩子厌学的原因,表面上各不相同,但从心理角度上,有很多共同点。
01 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抗压能力弱。青春期孩子,面对过大的学习压力时,会产生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变。孩子学习时,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会把自己的情绪归到学习上来,因此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02 由于心理发育而出现厌学心理。调查发现,一些孩子发生厌学情况与初入青春期有关,当女生出现初潮、男生首次遗精时,由于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他们的警觉性增强。对学校有恐惧心理,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移花接木的转换防御机制,通过回避学校暂缓了“不被人发现”、“不知如何是好”这种潜在的性心理压力。处理两性关系时也容易和父母产生冲突,进一步激化厌学的情绪。
03 学习方法不当。一些孩子在小学时,没有培养出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到了初、高中后,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会有很强烈的无能为力感。孩子通常会依靠自己的理解,尝试努力学习,但是当发现无法获得自己期望中的效果时,便会增强这种无能为力感。现实的挫折和失败的感觉会严重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04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多孩子学习,并不知道为什么学,甚至可能是为了父母而学,因为成绩好了父母会高兴。孩子在小学学习期间,可能形成了这样的连接。到青春期时,孩子的心境变化,如果孩子通过学习也感觉不到关注,或者只能通过学习感觉到关注,这种连接就可能中断,失去了学习的意愿。
很多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并不是某一个单纯的原因导致的,也不是一两天形成的。多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学习变化,了解他们深层的心理原因,及时疏导,会大大减少厌学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