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为什么会火?
疫情的到来,让主业面对的风险因素增多,现代白领们对副业的需求被进一步加大。中央也多次部署“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积极鼓励灵活就业。
地摊经济,作为灵活就业形式的一种,继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失业浪潮中发挥重要作用之后,近来又重出江湖,彻底火了起来。那么灵活就业为什么会火呢?
1、兼顾了企业和员工两方利益所求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国际化的特点。在企业外部的灵活就业,诸如派遣就业、成本就业等就业形式迅速发展。
数据显示,在从事灵活就业的白领中,77.26%主要是为了增加一份收入,与第二顺位的“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能力”拉开较大差距。
灵活就业兼顾了疫情之下企业和员工两方的利益所求,企业降低了用工成本,个人增加了现金收入,这也是灵活就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原因。
2、企业与员工转变为服务关系
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思想意识进步,人们的就业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更多人会因为自己的兴趣或实现自我价值等原因而选择灵活就业,特别是一些可以独立完成、办公地点和办公时间弹性化较强的工作。在灵活就业的模式中,企业与员工之间由标准劳动关系转变为服务关系。
灵活就业倾向于劳动者的自我选择,而非被动的就业。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自由选择开工时间,来平衡生活与工作。
3、实现了人力资源重新配置
据央视新闻报道,此前盒马鲜生、京东、联想集团等企业都分别推出了“共享员工”模式。商务部也下发通知,鼓励企业间可以共享员工保就业稳流通。根据统计,仅盒马一家企业疫情期间通过共享员工的方式,解决了全国3500人的就业。
让暂时劳动力过剩的传统餐饮业的员工,来劳动力暂时紧缺的电商零售平台工作,劳动共享解决了餐饮、电商和员工三方燃眉之急。
“共享员工”以一种灵活的短期人员流动用工,实现了人力资源重新配置。可见,企业灵活的用工思维给中长期稳就业带来了新生力量。
灵活就业,并非单纯的选择一个职业,给自己增加一份固定单价的劳动。有句话说得好,与其选择一个工作,不如选好一个行业。长远的发展永远比眼前的利益来得更稳。让自己持续“增值”,才是真正的“灵活就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