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流行病学统计,肝癌的高发年龄在 40 岁以后,其中又以中老年人居多,五六十岁是肝癌的高发年龄段,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肝癌的特点是发病隐匿,侵袭性高,进展迅速,大多数肝癌患者早期并未能诊断出来,而诊断出肝癌时已经是晚期,已经不能手术治疗了。
? 慢性乙肝/丙肝患者
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HCC的主要危险因素,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三分之一有慢性肝炎病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肝癌患者HbsAg阳性率可达90%,约5%-8%抗HCV抗体阳性。
? 肝硬化患者
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临床调查资料显示,病毒性肝炎约有10%会发展成慢性活动性肝炎,而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肝硬化的年发生率为2%~10%,肝硬化患者HCC年发生率为3%~6%。
? 肝癌家族史
有肝癌家族史不仅有易感基因,而且可能还是因为从小就被父母传染了乙肝。
? 黄曲霉毒素暴露
霉变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往往很高。黄曲霉毒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为肝脏,1993 年国际癌症研究署将黄曲霉毒素确定为Ⅰ类人类致癌物。且黄曲霉毒素与HBV感染有协同致癌作用,在HBV-DNA整合的肝细胞中,可以发现黄曲霉素堆积。
? 酒精与肥胖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了《2018年酒精与健康全球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02~2013年,中国酒精性肝病的比例翻了一倍多。饮酒“杀”人有多种手段,首先饮酒与200多种健康问题有关,包括肝硬化和癌症。饮酒可通过以下途径诱发肝癌:1)饮酒人群中的嗜酒者或饮酒过量者可出现酒精相关健康问题,其中酒精性肝病是酒精所致的最常见的脏器损害,进一步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2)肝炎病毒感染与酒精对肝脏损害起协同作用,在肝炎病毒感染基础上饮酒,或在酒精性肝病基础上并发HBV或HCV感染,都可加速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超重及肥胖者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病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而且体重越高,脂肪肝的患病风险越大。NAFLD可以通过肝脏炎症,进而发生肝硬化、肝癌。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当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因增长率迅速。
? 饮用水污染
蓝绿藻是强烈的致癌植物,可污染水源。微囊藻毒素是水体富营养化后蓝藻水华产生的次生污染物。国际癌症研究署将微囊藻毒素归为2B级致癌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