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与时俱进,我平常会看一些诸如某音之类的APP。大约一个月前,偶然看到了流浪汉沈巍先生的一段视频,当时只是感觉其谈吐不凡,心头些许钦佩和感慨一掠而过,倒也没有过多关注。出乎意料的是,最近一周以来沈巍先生被诸多媒体和直播(视频)平台曝红,并被冠以“学者”、“专家”等等光环,其简历也是各类版本层出不穷,众说纷纭,令人眼花缭乱、难辨真伪、啼笑皆非。较多的版本说沈巍系上世纪80年代复旦毕业的高材生,曾经是国家公务员,因妻女车祸双双罹难,加之提倡垃圾分类被单位开除而受到刺激后流浪街头,以捡垃圾为生。
沈巍先生的真实简历其实没有以讹传讹中的那么玄乎,我经过比较客观的调查了解(我一贯不太喜欢跟风或人云亦云,但沈巍一夜成名现象让我关注和思考)其真实简历大概是这样:沈巍,男,1967年出生于上海,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流浪前常年和外婆一起生活,从小喜欢画画,酷爱看历史类书籍,但始终遭父亲强烈反对,至今未婚。
1986年从上海一所普通高校审计专业毕业后就职于上海市徐汇区审计局。因为他幼年有捡废品换钱的经历,患了可能连他自己至今都没有意识到的“囤积癖”,但凡看到单位垃圾桶里面有一些诸如写了一面的纸等物件就不由自主的收集起来,但他既不卖也不废(旧)物再利用,就是不断的收集、囤积。这种情况从他工作持续到1993年,由于大部分同事的不断向单位领导反映,被单位劝(病)退,26年来一直由单位发放病退工资。
他自称这种行为是他提倡环保、提倡垃圾分类的理念所致,但不被大众和家人理解,大多人认为他有精神病。也正因为如此,他和家里人关系一直不好,直至2002年和家里人断绝关系,流浪街头。他流浪不乞讨,拒绝接受施舍,比较喜欢做三件事:一是收集、囤积垃圾桶里他认为有用的东西;二是看书(论语之类的书籍);三是写写画画。
沈巍现象:
随着沈巍先生和路人“语出惊人”和“博学多才”对话视频的不断呈现,一些现象让人瞠目结舌!有向沈先生胸挂求婚牌现场求婚的,有认沈先生做干爸的,有拜师的,有自称是沈老师配偶(师娘)的,有日夜形影不离“保护”沈先生的,有为沈先生鸣冤叫屈的,有一见沈先生就口称大师、屈膝下跪的,有让沈先生签名、合影的……
现象背后:
最近几日沈先生栖身之地已经被纷至沓来的、怀有各种目的的人围的水泄不通,最多的莫过于各类直播(视频)的大小主播和媒体记者。
这些人通过视频,背后想发出的最常见的声音大概有这些:
1、沈先生是提倡环保和垃圾分类的先驱和践行者,却得不到大众的理解和认可,被单位开除、被城管干预、被家人抛弃,居无定所,“流浪地球”……冤!
2、沈先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可谓“状元乞丐”、“专家”、“学者”……
3、沈先生需要得到广泛关注,需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平台,要人尽其才,应该促使其发光发热,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4、沈先生很可怜,需要社会保障,需要资助,需要房子。
我的思考:
通过现象背后看本质。当下是网络时代,通过直播(视频)平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传播正能量,获取流量,得到一定的经济收益和社会价值,这本无可厚非。我自己也有诸多知名直播平台的账号,也发一些视频,也直播过。但通过沈巍先生的遭遇,让我不寒而栗,想到很多东西,不吐不快。
1、沈先生是大学学历,自幼喜欢读古籍,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比较强,并且喜欢学习和阅读,不仅看了诸如《左传》、《战国策》、《道德经》、《论语》等许多经典书籍,还看好多管理类、时尚类书籍和报纸。他看问题、谈见解有一定高度,有其独特之处,往往给人以博学多识的印象。但他自己却非常理智和谦逊,他说:“我不是什么大师,学问也不高,可能只是某些方面知道的多一点,就和你们知道的、懂得一些东西我不一定知道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知识的盲区、盲点,不要神化了”!我比较赞同沈先生的观点。假如一味坚持标榜沈先生是大师、学者的,只能说明这些人的无知和浅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非常严峻和残酷的现实,直播界人群(数量有几千万之巨)喜欢学习、喜欢看书、想要自我提升的人相对比较少,学历相对普遍比较低。当然其中不乏高学历、高颜值、多才艺的主播或网红,但他们也往往忽略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对文学修养的积淀,以至于对沈先生的一些有逻辑、有文学素养的话大惊小怪,实乃井底之蛙,悲哉!
2、这些人太过热情,不客气的说是太过自私。他们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秩序,影响到了沈巍先生的正常生活轨道!用沈先生自己的话说:“我现在的生活状态蛮好的,请你们不要再打扰我,我不要同情、不要资助、不要红,请你们不要把你们的想法和理念强加于我”!想蹭热度、增流量需要理智和道德做支撑,由于蜂拥而至的人群,沈先生栖身之处俨然成为了水深火热之地,搞的他身心俱疲,饮食起居等处处暴露在众多摄像头和闪光灯下!当地由于纷至沓来的人群,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草坪、绿化被践踏,交通堵塞,以至于惊动了好多媒体,出动了安保人员维护秩序,公共资源被浪费等等。
3、对于求婚、认亲、拥抱、亲吻、合影、求签名、屈膝下跪拜师等人,我想对他们说:“你在做这些动作之前真的想过了吗?你的家人知道你这样干吗?他们会看到你的视频或照片吗?你可以不理会他人的感受,你有没有换位思考过你家族长辈、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们的感受”?
4、无论沈巍先生曝红了亦或是你们这些主播一夜成名了,这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凡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缺乏积淀的力量终究不会长久,犹如昙花一现,犹如钱塘江大潮,来的快去的也快。沈先生不愿意红,你们曝红他,这是一种不道德、不光彩、侵犯人权的行为!你们红了,也是过眼烟云,由蹭热度而红的人终究会因为热度的退却而被人们逐渐遗忘。在这略显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学习、思考、积淀和持续提升自己。
5、沈先生有一定知识储备,但不是专家或学者,他喜欢看书,值得我们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学习;他的垃圾分类环保理念非常好,但其“囤积癖”行为不可效仿和倡导(有人居然说他是现代社会的陶渊明)。
6、直播平台的准入门槛和监管机制亟需完善,舆论导向的及时、正确引领作用不可忽视。
最后引用沈巍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你平时看百度看什么内容啊?你问百度的问题问我,我肯定也有很多不知道的,百分之一百的,感谢你们没有刁难我。不过你不要生气哦,我认为呢,我讲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应该知道的东西。”
注:本文部分信息、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