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首先要识别组织自身能够控制和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能源因素,并从中确定出那些具有或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能源因素,即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组织在识别能源因素时,至少应考虑以下方面:
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的或者施加影响的能源因素,并应考虑已纳入计划的或者新的开发、新的或变更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2)活动应覆盖但不限于:组织的规划、作业场所的布置与设计、工艺的设计、材料与设备采购、生产作业、动力与设备提供和管理、辅助活动、相关方(劳务分包方)的活动、资源利用等
3)应覆盖其主要的产能、供能、用能的场所;覆盖能耗核算边界。
4)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能源因素的识别应考虑但不限于:
(1)厂区布置与设计的合理性
(2)工艺与流程的合理性
(3)主要材料的消耗
(4)能源分配和传输中的损耗
(5)主要耗能介质(电、压缩空气、丙烷、乙炔、氧气、燃油、水、蒸汽、二氧化碳等)的消耗
(6)主要耗能工质的散失与损耗
(7)放散的可燃物、 余热、余压
(8)物质的回收利用
(9)设备采购与配备
(10)节能技术进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