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EMN企业管理商学院官方网站!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EMN企业管理商学院

地   址:江苏长江塑化电子商务交易中心(新北区)

联系人:龙凤铭

电   话:13915035605

微   信:angel_lfm

【EMN|ETC为爱发声 共同抗疫】公益课第16期圆满告捷 | 培养孩子目标规划意识 当前位置:首页 > EMN|ETC 最新资讯 > 【EMN|ETC为爱发声 共同抗疫】公益课第16期圆满告捷 | 培养孩子目标规划意识

【EMN|ETC为爱发声 共同抗疫】公益课第16期圆满告捷 | 培养孩子目标规划意识
  

我们是

父母的孩子 

 

我们是 

孩子的父母  

 

我们工作了

也从孩时走来 

孩子是还小 

也终将会长大 

 

今晚的我们 

只为家人 

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是先看到自己 

才有力启发孩子




2020年4月16晚20:00,【EMN|ETC为爱发声 共同抗疫】公益课第16期,邀请到了实战派职场达人——君心老师,赋能家庭教育,带来《培养孩子目标规划意识》课程,君心老师用自己的职场经历和职场思维分析孩子的目标规划,教会孩子从小具备规划意识。




案例一

商业思维育儿 让亲子教育多一种可能 


大家会好奇,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为什么会跟大家分享家庭教育课程?这可能源于自己做人力资源工作的职业习惯,需要大量的接触人员的测评、画像以及各种分析,我都会想这些人与人之间他们的区别在哪?为什么有些人晋升很快,有的人比较缓慢?有的人喜欢做管理,而有的人喜欢做专项技能性工作?我都会打一个问号,所以带着这些问号,我会慢慢的去探究去追溯。





从我自己的一个职业经历上来看,我是上市企业经理,到目前基本上是三年一个跨度。第1家企业对我来说意义非常特别,是我职业生涯启蒙和梦想开始的地方。


4轮面试,10名候选人,最终只留下我一人,成功获得工作机会。我不能说是自己优秀而留下我,最起码是我身上的品质以及可能当时的岗位比较适合而留下了我,况且我也喜欢这个工作。


第4轮面试的时候我善于总结、分析自己的优势。有实战经验、独立性强、适应环境非常快、不怕吃苦、愿意尝试各种可能性,这是他们不具备的。


我从小独立成长的,在大学的时候学了双专业,平时学业繁忙依然坚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并成立了独立的新闻社,在运营新闻社的整个过程里有团队的组建,团队的激励培养,以及市场的分析、策划、营销等缺一不可




在这个过程里我学到很多东西,虽不是职业经历,也相当于有一个工作经历,同时这段经历还锻炼了我的抗压能力。


我在大学主专业是计算机应用,进入学校后我就在思考这个专业能否帮我以后立足于社会,经过考虑,我发现我爱这个专业但我不能把它当成我未来谋生的一个专业。所以我最终又选择了教育学院的心理课程,两个专业同时学习,一直到毕业。


我非常庆幸也非常的清楚,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应该感恩培养我的老师,培养我的家长,尤其是我的父母,给我特别的一个成长经历,所以我才能够在高中的时候去思考什么专业比较吃香,在读大学的时候及时调整选择双专业。


读大学的时候我还会去参加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等,通过参加活动获得学分、荣誉证书、奖金等。当时我的证书在宿舍是最多的,跨度也比较大,不单一比较丰富。

 



以上是我分享的一个小案例,我所有的动作、行为都源于我在每一个节点上会去思考,思考后会有一个小小的目标,并且会去把它拆解落实,然后变成一个可行性的。其实就像我们现在企业里面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目标管理的思维对我们孩子在今后遇到事情的抉择是非常有帮助 。不要等到做抉择的时候才去教他,而是从小就要从点滴的小事情上去引导他,让他建立认知框架




案例二

商业思维育儿 让亲子教育多一种可能


作为父母,将职场中的商业思维、职业思维用好的方法来激发、启发孩子,打开孩子的内聚力,让孩子的成长多角度思考,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现在的市场发展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不论我们是主动或者是被动的接受,这一切都推着我们不得不往前走。孩子大环境影响,孩子的变化、认知倒逼着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新生代的父母,我们的教育方式、育儿理念需要提升和变化,不能只停留在孩子吃饱穿暖,把他送到学校去就万事大吉,那肯定是会跟孩子之间呈现脱节现象的。家长们养育孩子会有点力不从心。




尤其是在我们看到近期的关于学生玩手机、网游导致和家长引发矛盾,导致孩子跳楼的新闻。我们不得不思考,作为父母,我们的家庭方式和教育方式有没有跟上当下教育变化的步伐?我们要怎样去教育孩子?

 



结合我自身的一个职业经历,看上图,我的5段职业经历去的每一家公司的行业是不同的,而且都是往上走的。每段职业经历都经过慎重的思考和抉择。整体来说,职业的思维习惯不是在职场上锻炼出来的,6成到7成是源于家庭大环境的影响。

 



第1段工作经历,我经历过各个部门的轮岗,别人不愿意做的轮岗我都积极的去做。我知道,轮岗意味着我要熟悉各个岗位的流程和知识,从而增强综合能力。所作的方案也不会太片面、不会不符合市场需求、不会对公司的经营没有帮助。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后来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那这样一个做事情的思维是源于从小的一个习惯培养。

 

第2段工作经历,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工作岗位、公司性质发生了变化,我也从人资行政转到市场运营。当时公司处于低谷期,大多数人在观望企业发展走势,有的在等着裁员拿赔偿金,而我就会思考如何能跟企业共成长?当时情况人资工作不好开展,我跟公司申请做市场运营,去公司最需要的部门去了解公司发生的状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不喜欢做管理,但是团队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去扛起这份责任,这也是我父母给我的一个教养:平常要低调,但家人、团队需要你的时候要全力以赴。我在培养自己孩子的时候,也会潜移默化去引导。


在这个过程里面,我是有清晰目标的,我知道什么时候去做什么事情,有了目标怎么去行动,怎么去拆解落实到行动。既然选择要为团队出力,那要怎么出?我会找好目标然后拆解目标,带着团队一起干出好业绩,再加上大环境回暖,整个市场也火起来了。这段经历也让我收获非常多。

 

第3段工作经历,我回到我的主线上继续做人资,为什么要回到主线上?我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会告诉孩子,你一定要有一项拿得出手的硬家伙。需要有一个专项去夯实自己。回到主线上时,我从一开始的单模块晋升到的总部人资负责人,只花了2个月时间。所以父母我们要告诉孩子人生需要有整体的纵向大目标,不要因为各种尝试乱了大方向。

 

第4段工作经历,我在多元化的企业里了解不同行业的人资操作和运行模式,我的人力资源也变更丰富,实操性也得到历练。这其中有一个小插曲,作为人资,我需要对公司每一个部门的流程进行梳理,在实际的梳理过程中,我发现了某部门一些流程上的漏洞,在无人愿意接手此部门的情况下我接受了。这段经历我能教会孩子的是:你的原始目标,会随着成长的经历和阅历,出现瓶颈时期,此时可以尝试不同的路度过瓶颈期。大目标也是可以变化的。

 

第5段工作经历,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决定:进入自己从未从事过的生产型企业让自己经历再丰富一点。这是我人生另一阶段的开始,我想认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和提升,遇见更美好的自己。这段经历我能教会孩子的是:你需要以终身学习的思维,才能遇见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形成你人生的大目标


同时期我参与了ETC俱乐部的学习,跟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做自己喜欢的事,通过考核机制成为俱乐部梦想合伙人,疫情期间,合伙人们在危机中寻找商机,抱团取暖做自媒体。我将我的幸运分享给我的孩子:庆幸自己在这个年龄段还能遇到这么多志同道合、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一起做很多正向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事情。我告诉孩子:在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道路上,你需要有朋友有团队一起走,才不会孤单,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以上我的职业经理证明: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后期的职场经历是有帮助的,并且能影响自己孩子的思维方式。我相信优秀的你们如果沉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职场经历中的闪光点,一点点的去教给孩子、启发孩子,激发孩子多角度的思考和行动,孩子未来的路一定会走得更快、更稳。

 



案例三

小细节大思维 启发孩子目标规划意识


大部分父母都是双职工,每天需要白天上班,时间宝贵。家有孩子的父母每天早晨都会上演各种催催催:“你快点穿衣服、快点刷牙洗脸呀”、“有没有吃好早饭?快点快点快点” 这些场景大家应该很熟悉。


在工作中我们会用时间管理来安排我们的工作,用目标管理来分解,有目标、有计划实施工作的进度,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其实在家庭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运用。比如制定目标规划和执行表,所有要做的事情进行一个拆分,设置完成的时间,用以终为始的概念去引导孩子




咱们看看上图某某父母送孩子去学校的时间表,从起床到出门中间用时50分钟,出门到学校用时25分钟。所有时间安排好为什么还会出现匆匆忙忙迟到的现象?




所以家长就找孩子谈话,希望通过交流,让孩子从日常的小事情当中,对目标、规划和行动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浅显的理解,能切入到孩子怎么去思考,去解决这个问题上来。那朱爸爸就问了:咱们6:50出门,你觉得是目标还是行动?孩子回答:是目标。朱爸爸道:是的,那6:50出门是咱们的一个目标。是我们想达到的一个结果,如何来确保目标实现呢?那就需要规划好怎么做?也就是为了保证我们6:50能出门,需要在起床到出门之间需要规划好做哪些事情,要以目标为导向,把所有的事情进行先后排序




大家看上面一张时间表,穿衣服5分钟,上厕所5分钟,刷牙5分钟,拿书包换鞋子2~5分钟,早餐15分钟,从出门到学校大门之间要预留10分钟,用于处理突发事件,路上15分钟,这一共加起来是60分钟。


如果起床时间多花了10分钟,吃早餐可能花了20分钟,又多了5分钟。在起床和吃早饭的时间上出现两个超时的,导致他的整个出门时间延迟。此时就可以问孩子:是具体的执行还是目标的规划出现问题?是行动还是安排上有问题?


起床时间原定计划是6:00,但因为赖床晚起多花了10分钟,可以通过行动来改变进行调整。吃饭原本规划是15分钟,可实际用了20分钟,如果孩子他能够在15分钟内完成,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是他行动有问题。如果孩子实际必须要花20分钟吃饭,那就是规划上出了问题,我们需要重新调整。那孩子说我就是想慢慢享受吃早餐,我要改成20分钟,那我们就来调整规划,确保行动的完成。





从以上案例当中可以看出目标规划和执行是很重要的。家长要从小细节启发孩子,培养孩子的目标规划意识,在目标不变的情况下:

所有的规划,没有行动执行——目标就是空想

如果怎么执行,都达不成目标——就是规划有了问题

在坚持目标的达成——需要不断的调整规划、行动,能会实现目标





君心老师最后总结到:在我看来对孩子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家庭教育的关键在哪?是父母的活法,于我们家长于孩子,我们都需要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生学习的一个基础。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我们在面对人生任何问题的时候,才懂得去思考,去选择,也才会去拥有信念和自由,这是家庭教育的目的,这也是获得幸福的一个终极能力。所以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只有点亮了自己,才能温暖孩子,温暖周遭。


感谢君心老师的精彩分享,君心老师最后的总结深深的触动我们,为人父母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为人父母我们必须拼尽全力。


相关标签: